代表作品:《傾城》《溫柔的夜》《哭泣的駱駝》《夢裏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送妳壹匹馬》《背影》《我的寶貝》《鬧學記》《萬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記》《隨想》《談心》《我的快樂天堂》《高原的百合花》《親愛的三毛》《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三毛的書信劄與私相簿》 劇本:《滾滾紅塵》***出版發行作品23部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本名張瑛,出生在上海公***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壹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壹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壹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張愛玲結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合集《張看》、中短篇小說集《傳奇》、長篇小說《傾城之戀》、《半生緣》、《赤地之戀》。晚年從事中國文學評價和《紅樓夢》研究。
席慕蓉全名是穆倫·席連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倫”的諧譯。1943年公歷10月15日生於重慶城郊金剛坡,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1949年遷至香港,幼年在香港度過,後隨家飄落臺灣,13歲時在日記中寫詩,1956年入臺北師範藝術科,1964年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進修,入油畫高級班。1966年以第壹名的成績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1969年以蕭瑞為筆名,在臺灣《中央副刊》發表作品。七月回臺灣,任教新竹師專美術科。其後數年間應邀參加多次省級及國際性之美展。並以蕭瑞、漠蓉、穆倫·席連勃等筆名投稿,作品多為散文。1970年以穆倫為筆名,在《聯合副刊》發表作品。1977年10月在皇冠雜誌上開設《詩的畫,畫的詩》專欄。1981年,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壹本詩集《七裏香》,還有著名的散文集《芊芊芳草》1989年九月前往父親及先母的家鄉,初見蒙古高原。1987年壹月詩集《時光九篇》由爾雅出版社出版。1990年7月散文集《我的家鄉在高原上》由圓神出版社出版,同時亦出版編選之蒙古現代詩選《遠處的星光》。1997年個人自選集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主要作品: 《七裏香》(詩歌)、《戲子》(詩歌)、《壹棵開花的樹》(詩歌)、《無怨的青春》(詩歌)、《時光九篇》(詩歌)、《邊緣光影》(詩歌)、《迷途詩冊》(詩歌)、《我折疊著我的愛》(詩歌)、《三弦》(小品)、《有壹首歌》(散文)、《同心集》(散文)、《寫給幸福》(散文)、《江山有待》(散文) 、《席慕蓉和她的內蒙古》(攝影+文字)。
瓊瑤(原名陳喆)中國當代作家,衡陽縣渣江鎮人,現居中國臺灣省臺北市。筆名除了瓊瑤外,還用過心如、鳳凰等。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壹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臺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制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主要作品:《煙雨朦朧》《幾度夕陽紅》《壹簾幽夢》《在水壹方》小說:《不曾失落的日子》《剪不斷的鄉愁》《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