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古詩中的象征手法

古詩中的象征手法

古詩中的象征手法

壹、什麽是象征

象征,指的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二、古詩中的象征運用示例

在屈原的《離騷》中,他把才德和有作為的人比做“美人”:“恐美人之遲暮”。他描寫他“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的舉動,又贊美古聖先王“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這些芳草香木,都有象征意義:壹是表明屈原追求的美好事物品格高潔,屈原佩戴它們,就是象征他的品德高尚;二是用以比喻賢臣。這種“美人芳草”式的象征手法,對後世文學創作具有深遠的影響。

又如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這兩句描寫青山環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境況,書寫了思歸不得的憂傷。

三、古詩中常見的表象征的意象

1、冰雪,心誌忠貞、品格高尚的象征。

如“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冰心:高潔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壺冰”比喻壹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成了離愁別緒,思鄉之愁的象征物。

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如“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國,表明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

3、柳樹,惜別的象征。

如柳永《雨霖鈴》,就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

4、蟬,象征品行高潔。

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寫照,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唐詩別裁》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由於蟬棲於高枝,餐風露宿,不食人間煙火,則其所喻之人品,自屬於清高壹型。

5、草木,長勢繁盛反襯荒涼,在古詩中用於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如“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裏,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壹片荒涼了。“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壹代賢相及其業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黃鸝白白發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6、南浦,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是水邊的送邊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範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壹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古人水邊送別並非只在南浦,但由於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壹個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