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如何提高初中古詩教學的審美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古詩教學的審美能力

中國的古詩文綿延流傳了千百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也是中國人傳統的思想情感、審美和智慧的積澱,更是中華民族永恒的經典。我們可以從中體悟到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倫理道德和審美情趣。

古典詩歌是中學生乃至每個人最寶貴、最豐富的文學源泉,她能豐富學生的思想,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能讓學生從文學的源頭汲取到最清澈、最甜美的文學之水,也能讓學生在吟詠古詩詞時感受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了解古人的生活,古人的思想,古代的文化,從壹句句詩,壹個個典故,壹幅幅畫面中感受壹脈相承的經典。中國的孩子都應該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孩子,都應該是富有書香的孩子,都應該在浮躁的今天找到讓精神和性情都安靜下來力量。所以古詩詞不僅僅是文學,更是成為篤定的信仰和精神的力量。

學習古典詩歌,是學習中華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徑。古詩文教學實際是用文學的形式來教化民族的文化。壹首首唐詩宋詞,壹篇篇楚辭漢賦,文思奇妙,詞彩華麗,情趣高雅,賞心悅目。對高中生而言,從詩歌鑒賞中吸收前人思想精華,感受詩歌的精神魅力,是最主要的目標。但是,當代中學生對學習古詩文有相當程度的畏難情緒和疏離感。中華文化的名篇佳作成了學生難以消化接受、甚至拒絕接受的“古董”,遠不如言情武打小說、流行歌詞那麽風行。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高中語文課本將古詩文的比例增加,可見國家已經開始重視古代經典的傳承。但在現實中,古詩文教學僵死的教學模式往往只是局限於條分縷析和壹字壹句的翻譯,導致教學內容支離破碎,學生興趣減退,只是拘泥於有跡象的文字,而不領悟文字背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去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沒有用心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沒有真正做到和作者心相契合,使古詩文教學非文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

從學的方面看,學生只停留於翻譯背誦的層面上,而缺少對古詩文的鑒賞興趣和鑒賞能力的培養。再加上學生學業壓力非常大,作業任務非常繁重,這使得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投入的欣賞詩歌,古典詩詞及其相關知識的積累就顯得薄弱甚至很貧瘠。還有,當前的考查模式難度較大,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巧經常讓她們在面對考題時茫然失措、抓耳撓腮,他們很難從古典詩詞的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當然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前進的動力。

因此,要讓學生真正喜歡上古詩文並將它發揚光大,就得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古詩文之中的美,培養學生的古詩文鑒賞能力便是當務之急了,讓學生在鑒賞中發現中國古文化語言的無窮魅力,喜歡上它並傳承下去。

如何提高學生的鑒賞興趣和鑒賞能力呢?

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知識主要來源於課堂,所以,課堂就是培養和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主陣地。但是,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課堂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通過調查問卷的分析,存在以下具體的問題:

1.學生基礎薄弱,文學積澱匱乏。

 字詞理解有困難,不能很好地讀懂意思;表達能力欠缺,將自己的理解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聯想思維差欠缺,進入意境較難;對基本手法掌握不好,分析不出其效果;尤其以後兩種最為明顯。

2.課堂視野狹窄,教師很少對學生的思維進行系統性的引導、培養。就筆者所觀摩的諸多課例來看,教師普遍重視學生抽象思維的訓練,而忽略形象思維的發展,表現為註重對作品內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而缺乏對語言情味、意蘊的挖掘,對具體形象的感知,以及對作品情感因素、審美因素的體味。文化底蘊的迅速流失,使最具教育意義、最具感染力、最有文化藝術性的文學課變成枯燥乏味的幹巴巴的技術課。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以自己的課堂為實驗田,從朗誦、思維等方面進行了探究,努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深入把握文學鑒賞中思維活動內涵與特點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與方法,強化學生形象思維的訓練,希望對自己的教學和學生的素養有所幫助。

壹、誦讀——涵永功夫興味長

古詩學習是壹項浩大的工程,它的起點是朗讀背誦,反復吟誦,品賞韻味。吟詠隨詩人的感情而出,吟詠同時又生發著詩人的感情,聲情相隨,聲情相生,而最後的作品則是詩人聲與情的文字記錄。那麽,讀者在閱讀時則可通過吟誦揣摩詩人的聲氣口吻,通過聲音達到自己的心靈與作者的心靈相互交流的境界。因此,吟詠是閱讀欣賞詩歌的有效方法之壹。有效的朗誦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熱情,更可以讓學生在朗朗讀書聲中順著文字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有效,就需要必要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朗誦方法,從而提高鑒賞水平。

朱熹說:“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字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得爾。”

所以,讀詩,首先要熟讀,就是披文以入情,表情以達意。課文內容入於眼,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多方感知。古人雲:“詩緣情”,“情動而辭發”。沒有感情的朗誦肯定是不成功的。朗讀課文以至於成誦,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誦“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生同病相憐人世壹嘆;誦“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