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唐詩的分期,以“四唐”的分法影響最大。所謂“四唐”,指的是將唐詩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時期,還有壹種說法,就是在盛唐和中唐之間插入壹個轉折時期,稱為“五唐”。正是在其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唐詩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初唐時期歷時近壹百年,宮廷詩幾乎壹直占據著主流地位。這段時期的宮廷詩具體又可分為三個流派:壹個是太宗時期的宮廷詩,壹個是高宗時期以上官儀為代表的宮廷詩派,第三個是武則天統治時期以沈佺期和宋之問為代表的詩派。應該說,初唐宮廷詩因其附庸風雅而總體價值並不是很高,但自“文章四友”(指李嶠、蘇味道、杜審言和崔融)和“沈宋”之後,宮廷詩開始逐漸突破原有局限,有所發展。而同時期的“初唐四傑”則唱出了初唐詩歌的新聲,他們的崛起,還有陳子昂對六朝以來萎靡詩風的批判及其詩歌革新理論,為初唐詩歌帶來了壹片全新的氣象。可以說,陳子昂並不歸屬於其中的任何壹個流派,但稱他為盛唐詩歌的開拓者絕不過分。
進入盛唐時期,詩壇湧現壹大批優秀詩人,可謂名家輩出。其中第壹個重要詩派首推“吳中四士”,他們是賀知章、張若虛、張旭和包融。但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個詩派就屬山水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從張九齡到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逐步走向成熟,並形成其清高超脫的詩風。而同期的邊塞詩則顯得豪情萬丈,其代表人物有高適、岑參。與初唐相類似,將盛唐詩歌推向巔峰的詩人也不歸屬於其中的任壹流派,他們就是中國詩歌史上最耀眼的“雙子星座”——李白和杜甫,這兩位偉大詩人的藝術成就非任何壹個詩派所能及。
如果說盛唐與中唐之間可劃分出壹個轉折時期,那麽這壹時期的詩派,無論是從藝術成就還是從其對後世的影響來看,確實都不能與盛唐時期相提並論。這時的詩派比較有名的是“大歷十才子”,他們包括李端、盧綸、吉中孚、韓*、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夏侯審,同時期還有不太為後人熟知的《篋中集》詩人群和江南詩人群等。(也有人把這壹時期直接歸入中唐,即“四唐”的說法。)
在經歷壹個小低谷之後,中唐詩歌再現了盛唐的繁榮景象。這個時期出現了兩大主要派別,壹個是以韓愈、孟郊為核心的韓孟詩派,另壹個是以元稹、白居易為核心的元白詩派。其中韓孟詩派詩風深險怪僻,其代表人物還包括李賀和賈島。而與之對應的元白詩派則以通俗著稱,其詩淺顯易懂,語言直接反映現實與情感,壹時影響極大。另外,這個時期不入流派的優秀詩人有柳宗元和劉禹錫,他們個性鮮明,各自獨樹壹幟。
隨唐政局的動蕩,唐詩的創作也轉入晚唐時期,在歷經盛、中唐的輝煌之後,唐詩也終於走到其生命的盡頭。這個時期雖也有壹些詩歌小團體,但總體而言已缺乏大的流派。杜牧、李商隱、溫庭筠等人成為唐詩歷史上最後壹批傑出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