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描寫送別的詩歌有哪些?

描寫送別的詩歌有哪些?

1、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壹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2、王勃

《別薛華》

送進多歧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裏道,淒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江亭月夜送別二首》其二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3、宋之問

《送別杜審言》

臥病人事絕,嗟君萬裏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

別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

4、陳子昂

《送魏大從軍》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孤塞接雲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春夜別友人》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是何年。

5、張說

《送梁六自洞庭山》

巴陵壹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悠悠。

7、孟浩然

《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8、李頎

《送魏萬之京》

朝聞遊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裏聽,雲山兌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禦苑站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磋跎。

9、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10、王維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向,白雲天盡時。

賞析

送別

唐代: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全詩六句,僅第壹句敘事,五個字就敘寫出自己騎馬並轡送了友人壹段路程,然後才下馬設酒,餞別友人。下馬之處也就是餞飲之地,大概在進入終南山的山口。這樣就把題旨點足。以下五句,是同友人的問答對話。第二句設問,問友人向哪裏去,以設問自然地引出下面的答話,並過渡到歸隱,表露出對友人的關切。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壹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於為什麽不得意,放在杜甫等人那裏壹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裏只是壹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不得意”三字,指出了友人歸隱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抑不平。至於友人不得意的內容,當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業上的懷才不遇。詩人沒有明確寫出,也不必寫出,留以想象空間。五、六句,是他在得知友人“不得意”後,對友人的勸慰。他勸友人只管到山中去,不必再為塵世間得意失意的事情苦惱,只有山中的白雲才是無窮無盡的。這裏明說山中白雲無盡,而塵世的功名利祿的“有盡”,無常,已含蘊其中。這兩句意蘊非常復雜、豐富,詩的韻味很濃。句中有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安慰,也有自己對現實的憤懣,有對人世榮華富貴的否定,也有對隱居山林的向往。似乎是曠達超脫,又帶著點無可奈何的情緒。從全篇看,詩人以問答的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雙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還使得詩意空靈跳脫,語調親切。

王維這首《送別》,用了禪法入詩,富於禪家的機鋒。禪宗師弟子間鬥機鋒,常常不說話,而做出壹些奇怪的動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傳達禪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將深邃意蘊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讓弟子自己去參悟。王維在詩歌創作中吸收了這種通過直覺、暗示、比喻、象征來寄寓深層意蘊的方法。他在這首詩中,就將自己內心世界的復雜感受凝縮融匯在“白雲無盡時”這壹幅自然畫面之中,從而達到了“拈花壹笑,不言而喻”,尋味無窮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