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這裏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出自:東晉 陶淵明《飲酒·其五》
原詩: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釋義:
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
問我為什麽能這樣,只要心誌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
這裏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擴展資料
這首詩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於勞動之余,飲酒至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詩起首作者言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並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心遠地自偏”,只要內心能遠遠地擺脫世俗的束縛,那麽即使處於喧鬧的環境裏,也如同居於僻靜之地。
陶淵明早歲滿懷建功立業的理想,幾度出仕正是為了要實現匡時濟世的抱負。但當他看到官場風波險惡,世俗偽詐汙蝕,整個社會腐敗黑暗,於是便選擇了潔身自好、守道固窮的道路,隱居田園,躬耕自資。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中的“心遠”是遠離官場,更進壹步說,是遠離塵俗,超凡脫俗。排斥了社會公認的價值尺度,探詢作者在什麽地方建立人生的基點,這就牽涉到陶淵明的哲學思想。這種哲學可以稱為“自然哲學”,它既包含自耕自食、儉樸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為人的生命與自然的統壹和諧。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詩末兩句,詩人言自己的從大自然的美景中領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純潔自然的恬淡心情。
詩裏的“此中”,我們可以理解為此時此地(秋夕籬邊),也可理解為整個田園生活。所謂“忘言”,實是說恬美安閑的田園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這種人生的樂趣,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也無需敘說。這充分體現了詩人安貧樂賤、勵誌守節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