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月詞十二首復次官汝清韻 其壹》
人日宮中最喜晴,玉肌寒怯尚重綾。
霎時又是元宵節,臺諫何人論買燈。 ?
2、《元宵後聞雁》 ?
昨夜元宵節,今晨鴻雁音。
索居才入耳,為客即驚心。
楚雪江湖遠,燕雲關塞深。
翻然動春興,出戶巳難尋。
3、《大江東去 其四 春日喜雪,次東坡韻 》
新春前後,見三白、真是皇家瑞物。萬裏江山同壹色,晃漾銀城鐵壁。
田父增歡,都人鹹喜,相慶今年雪。瓊樓玉宇,望中掩映雄傑。
長安景色堪誇,指瑤林琪樹,依稀梅發。寂寂千山飛鳥靜,野徑人蹤稀滅。
素奪鷗群,皓迷鶴嶼,翠失長松發。元宵節近,交光應待明月。
4、《踏莎行 劉道長生子》
麟鳳呈祥,熊羆夢協。明珠掌上圓如月。
萬家燈火慶長年,初辰明日元宵節。
閥閱高門,箕裘世業。天公固永仁人澤。
馮京原是玉皇童,釋伽親抱來銀闕。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日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