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碎玻璃詩

碎玻璃詩

《傷逝江南》的作者孔,原載《桃花扇》。

原文如下:蘇雲)...三年沒去南京了,突然很開心去城裏賣柴火;路過孝陵時,我看到了寶城賞殿,這就是後來的阿木治場。

(劉蕓)啊,那帝都呢?

(蘇雲)帝國的城墻倒塌了,到處都是蒿草。

(贊蓋淚,雲)沒想到,這就是故事的結局。

蘇雲:我又壹路走到秦淮,在那裏站了很久,但是那裏壹個人也沒有。

(劉蕓)長橋的舊院是我們參觀的熟悉的地方。妳也應該去看看。

(蘇雲)妳為什麽不看——長橋上沒有石板,舊院子裏只剩下壹堆瓦礫。

(劉捶著胸口,雲)唉,我好怕死啊!

(蘇雲)當時匆匆回首,壹路悲涼,編了壹套北方歌曲叫《哀江南》。等我唱歌。(敲板唱葛陽口音)好個樵夫!(唱歌)

【北新水靈】山松野草隨花拾,忽擡頭來涪陵。殘軍離廢壘,瘦馬臥空。郭窪村,對著夕陽的城市。

【站內聽馬】野火頻燒,守墓人大多被燒。山羊跑了,守護者什麽時候才能逃脫?鴿子的羽毛和蝙蝠的糞便扔得滿屋都是,枯死的枝葉被用來做臺階蓋。誰來掃呢?牧羊人打破了龍牌帽子。

【沈醉東風】八柱橫白玉倒,紅泥半墻高。碎琉璃瓦多,爛玉窗欞少,舞丹總在晨。把艾蒿壹路放在宮門,和幾個乞丐住在壹起。

【折桂令】問秦淮舊窗,碎紙迎風,爛檻潮,破眼。當年戴笠在哪裏唱蕭?關掉燈和船,停止噪音是很無聊的。白鳥在飄動,綠水在湧動,壹些黃色的花在飛舞,沒有人能看到新的紅葉。

【賣酒】妳記得過清溪半裏橋,沒有什麽舊紅板,秋水裏人太少。夕陽無人,留下壹株垂柳。

【太平令】到了老院門,何必輕叩?我不怕幾只小狗。無非是壹口枯井和壹個窩,不過是壹些磚塊和青苔。手栽花柳梢,盡挑柴。這黑灰是誰家廚房的爐子?

【稍事休息離開亭宴】曾經看到金陵的玉宮在歌唱,秦淮的水榭早早綻放,卻很容易融化掉!看他從朱樓升起,看他宴賓客,看他樓塌!這個長滿青苔的琵琶樁,我曾經睡得很開心,看著50年的興衰。那武夷巷不姓王,莫愁湖是夜啼鬼,鳳凰臺是貓頭鷹。殘夢最真,舊世難喪。不要相信這張地圖。壹套悼念江南,奏悲歌到老。

(贊為掩淚,雲)精彩就是精彩,我又惹了多少淚。

作者簡介:孔(1648―1718),本名姬沖,字東唐,小名安唐,自稱山人。山東曲阜人,清初詩人、戲曲作家孔子第六十四代孫。

他的壹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前官階段:37歲之前,過著養親戚,在家讀書的生活。他接觸了壹些南明遺民,了解了許多有關南明興衰的第壹手史料和李的軼事。他有誌於寫壹部反映南明興衰的歷史劇,開始構思並嘗試寫《桃花扇》,但“只畫其輪廓,不飾其藻”(《桃花扇》背景)。

二、正式階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歸,特別到曲阜祭奠孔子。37歲時,孔在禦前講學,受到康熙賞識,被授予博士,赴京任職。三十九歲,受命去江南治水,歷時四年。期間,他幾乎走遍了南明故裏,與壹大批有民族氣節的明遺民交了知心朋友,接受了他們的愛國思想,加深了對南明興亡史的了解。他積極搜集素材,豐富了《桃花扇》的創作思路。康熙二十九年(1690)調回北京,歷任國子監博士、戶部主任、廣東外相。經過壹生的努力,孔終於在康熙三十八年52歲時寫出了《桃花扇》。當時洛陽紙貴,不僅在北京演出頻繁,而且流傳到偏僻的地方,甚至在楚(今湖北鶴峰縣)“山中禁止入內”的美麗地方,也有演出(《桃花扇》)。次年三月,孔被罷官,“伯之命被言恨,守口如瓶之人被謗”(《容美土司田順年寄詩贊桃花扇傳說,乃按韻寄》)。從這些詩來看,他這次被罷官,很可能是因為創作了《桃花扇》。

三。隱居階段:孔被罷官後,留京兩年多,回到家鄉隱居。康熙五十七年(1718),這位著名的劇作家在曲阜石門去世,享年70歲。他的作品,以及與顧材合編的《蕭傳奇》、《胡亥集》、《安》、《劉暢集》等詩集,代代相傳。

孔年表

順治五年(1648),壹歲。

9月17日出生於山東曲阜。

順治十五年(1658),十歲。

在曲阜北石門山讀書。

十幾歲的時候學了很多東西,準備寫壹部反映南明壹代興衰的劇。

康熙八年(1669),二十壹歲。

以前,我應該是壹個男生的測試,所有的學生。

康熙十七年(1678),三十歲。

去濟南參加考試,失敗了。

康熙二十年(1681),三十三歲。

用土地捐國子監學生。

康熙二十二年(1683),三十五歲。

應孔的邀請,參與了《孔氏族譜》和《闕裏之》的修訂工作。

並培養禮樂生、樂舞生,監督禮樂祭祀器皿的制作。

康熙二十三年(1684),36歲。

康熙皇帝南巡,路過曲阜祭奠孔子。

孔任尚被推薦到禦前講學,受到康熙皇帝的賞識。

康熙二十四年(1685),37歲。

破例任命為國子監學士。

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十八歲。

工部侍郎孫前往未央疏浚黃河口。

爬揚州梅花嶺,逛史可法的文冠中。

南京鄧演基,遊秦淮河,拜明陵,棲霞山白雲寺拜見張耀星道士。

康熙二十八年(1689),四十壹歲。

回到北京。

康熙三十二年(1693),四十五歲。

我奉命返回曲阜,送上“萬世宗師”的禦書匾額,並出席曲阜孔廟落成的祭祀儀式。

康熙三十三年(1694),四十六歲。

推廣部主任,職務為寶泉局主管。

與顧合作,打造傳說中的小。

康熙三十八年(1699),五十壹歲。

《桃花扇》寫了十幾年,終於上映了。穿上,反應強烈。

宮務員要了桃子的劇本。

康熙三十九年(1700),五十二歲。

促部廣東司外交部長不到壹個月就被免職。

康熙四十年(1701),53歲。

留在北京。

康熙四十壹年(1702),五十四歲。

回曲阜石門山老家。

康熙四十五年(1706),58歲。

河北訪友,看桃花扇。

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十壹歲。

在天津詩人童哲存的支持下,雕版印刷了《桃花扇》。

康熙五十四年(1715),六十八歲。

訪問淮南的劉燕琪合編《長留集》。

康熙五十七年(1718),七十歲。

病逝於曲阜石門山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