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草低見牛羊。——南北朝時期的宋朝 郭茂倩編輯《樂府詩集·敕勒歌》
系向牛頭充炭直。——唐朝 白居易《賣炭翁》
不數歲,田百頃,樓閣萬椽,牛羊蹄躈各千計。——清朝 蒲松齡《聊齋誌異·促織》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中華民國 魯迅
純離為牛。——春秋末期的魯國 左丘明《左傳·昭公五年》
東鄰殺牛。——西漢 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禮記·坊記》
牛曰太牢。——《大戴禮記·曾子天圓》
我好象壹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 —— 中華民國 魯迅
老牛亦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歌頌老者雖年邁,仍能發揮余熱,為社會做貢獻。
牛不吃水強按頭:比喻強迫人做不願作的事。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比喻人缺乏自知之明.
牛犢子追兔子,有勁使不上:指受某種條件限制,有力氣也使不出來。
牛耕田,馬吃谷: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
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比喻對手再強也會有辦法制伏。
牛套馬,累死倆:指壹快壹慢,互相牽掣。比喻做事難以合作。 套:指套車。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胡拉亂扯,二者毫不相關。
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指不憑空說大話,要看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