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歡度國慶重陽》
文/老鵲
國慶欣喜又重陽,偉業幾番厲滄桑。
破曉紅船超百載,迎新夙願正未央。
改開壹舉驚天地,特色雙奇頌華章。
從此神龍騰四海,遨遊世界舞東方。
七絕國慶遊皖南川藏線之六道彎(四首)
(壹)
俯瞰群山心顫栗,蜿蜒險道似遊龍。
白雲天碧奇姿美,極目無窮盡翠松。
(二)
置身山頂舒心觀,俯仰遊眉盡翠巒。
近看浮雲懸碧宇,峭崖深谷鳥盤桓。
三)
層巒疊翠白雲浮,郁郁松林縱目遊。
道路蜿蜒懸絕壁,驚心恐懼少停留。
(四)
六道彎彎懸峭壁,青峰環繞谷深深。
白雲可觸浮山頂,奇秀風光最暢心。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壹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