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國風中最長的壹首詩

國風中最長的壹首詩

國風中最長的壹首詩是《豳風七月》。

《豳風七月》是周人居豳時的作品,由奴隸們集體創作,浸潤在這悲苦惆悵情感的氣息當中,娓娓地講述著他們年復壹年的勞作生活,語言真實、淳樸、親切、心酸,讓人感同身受。

《豳風七月》是《詩經國風》中最長的壹首詩,是《詩三百》中經典之作,總***8章,88句,383字。歷經漫長的流傳過程,最終由宮廷樂師整理加工,創作成型:全詩以時令為序,鋪敘奴隸們辛苦勞作的場景,兼具文史價值。“小我中有大我,大我中有小我,又別著風情”,被譽為“第壹流作品”。

《豳風七月》是壹首什麽樣的詩歌:

關於《豳風七月》的性質,至今沒有蓋棺定論。歷代學者多數認為是反映社會生活,農家生活的敘事詩、農事詩。《豳風七月》反映了當時奴隸充滿血淚的生活,是那個時代社會的壹個縮影。

《豳風七月》全文以“訴苦”為基調,在悲愁、深沈的情感中向我們講述了奴隸們辛苦的生活,年復壹年無休止的勞動:耕種、蠶桑、績染、制衣、采植、狩獵、習武、采冰、藏冰、執宮功、祭祀等等;缺衣少食的境遇:“無衣無褐”、“采荼薪樗”;勞務之隙修葺陋室的辛酸:“穹窒熏鼠,塞向墐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