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事數徑白發,生涯壹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李煜《開元樂》
2、山南結其蔽廬,林下返吾初服。寧為五鬥折腰,何如壹瓢滿腹。——王維《自適》
3、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尤眠。——王維《春眠》
4、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壹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幽居》
5、門對鶴溪流水,雲連雁宕仙家。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李白《春景》
6、竹簟高人睡覺,水亭野客狂登。簾外熏風燕語,庭前綠樹蟬鳴。——李白《夏景》
7、昨夜西風忽轉,驚看雁度平林。詩興正當幽寂,推敲韻落寒幀。——李白《秋景》
8、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李白《冬景》
9、白雲千裏萬裏,明月前溪後溪。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劉長卿《感懷》
10、青草池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萬裏湘江客到,有風有雨人行。——王建《江南》
11、家住白雲山北,路迷碧水橋東。短發瀟瀟暮雨,長襟落落秋風。——杜牧《山行》
12、聽月樓高太清,南山對戶分明。昨夜姮娥現影,嫣然笑裏傳聲。——王昌齡《望月》
13、水落溪流淺淺,寺秋山靄蒼蒼。樹色尤含殘雨,鐘聲遠帶斜陽。——張仲素《山寺秋齋》
14、夾岸人家臨鏡,孤村燈火懸星。喬木千枝鷺下,深潭百尺龍吟。——岑參《村居》
15、煙雨湖光軟漾,空濛山色生奇。憶自段家橋水,流連不覺遄飛。——韋應物《煙雨》
2.有哪些24字經典古詩詞六言絕句典範詩作:
1.心事數徑白發,生涯壹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李煜《開元樂》
2.山南結其蔽廬,林下返吾初服。寧為五鬥折腰,何如壹瓢滿腹。--王維《自適》
3.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尤眠。--王維《春眠》
4.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壹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幽居》
5.門對鶴溪流水,雲連雁宕仙家。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李白《春景》
6.竹簟高人睡覺,水亭野客狂登。簾外熏風燕語,庭前綠樹蟬鳴。--李白《夏景》
7.昨夜西風忽轉,驚看雁度平林。詩興正當幽寂,推敲韻落寒幀。--李白《秋景》
8.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李白《冬景》
每句六個字的絕句即是六言絕句。
六言絕句是絕句的壹種,屬近體詩的範疇。絕句是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根據每句字數,絕句分為五言絕句、六言絕句、七言絕句。當前所言近體詩壹般很少涉及四、六言。和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相比,六言絕句比較少見,從唐詩看,有四絕、六絕,唐宋及以後諸代,六言絕句不乏名篇。
詩體格律:
六絕,要求每句字數相等,平仄相對,壹詩四句,偶句入韻,壹韻到底,並有六律,平仄相對,偶句入韻,壹詩八句,中兩聯對仗。
主要使用以下三個句式進行組合: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壹聯慣用對仗,可不對,有時兩聯全用對仗。
3.有關於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的詩詞1.富強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孟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2.民主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尚書》
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荀子》
3.文明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
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
4.和諧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
5.自由
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
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莊子》
6.平等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西銘》
7.公正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禮記》
壹言正而天下定,壹言倚而天下靡。——《申子》
8.法治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
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韓非子》
9.愛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詩經》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日知錄》
10.敬業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中庸》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11.誠信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荀子》
12.友善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
4.寫景類型的24字古詩1、田園樂七首·其四
唐代:王維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譯文
茂盛的春草,在秋天還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綠色。高大挺直的松樹,夏季的樹蔭涼爽。牛羊無需人們去驅趕,自己會回到村裏的小巷子。孩子們天真爛漫,不認識達官顯貴。
2、田園樂七首·其五
唐代:王維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壹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譯文
遠處的山邊橫臥著壹個寂靜的小村莊,綠樹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翹起,其間正升起壹縷裊裊的炊煙,生活在顏回那樣簡陋、艱苦的環境中,與陶潛那樣與世無爭的高士為鄰。
3、田園樂七首·其六 / 閑居
唐代: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譯文
紅色的桃花還含著隔夜的新雨,碧綠的柳絲更帶著淡淡的春煙。花瓣雕落家中的小童沒有打掃,黃鶯啼叫閑逸的山客猶自酣眠。
4、田園樂七首·其三
唐代:王維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裏人家。
譯文
采菱泛舟體驗渡頭疾風正吹,拄著拐杖到樹林西面看夕陽西斜。我就是那杏樹壇邊的漁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裏的人家。
5、田園樂七首·其七
唐代:王維
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松。
南園露葵朝折,東谷黃粱夜舂。
譯文
喝酒時正好遇到山泉,醉後喜歡抱琴倚靠在高大的松樹旁。早上到南園去摘折露葵,晚上來到東谷舂搗黃粱。
5.有哪些24字經典古詩詞1、心事數徑白發,生涯壹片青山。
空山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李煜《開元樂》2、山南結其蔽廬,林下返吾初服。
寧為五鬥折腰,何如壹瓢滿腹。——王維《自適》3、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尤眠。——王維《春眠》4、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壹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王維《幽居》5、門對鶴溪流水,雲連雁宕仙家。
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李白《春景》6、竹簟高人睡覺,水亭野客狂登。
簾外熏風燕語,庭前綠樹蟬鳴。——李白《夏景》7、昨夜西風忽轉,驚看雁度平林。
詩興正當幽寂,推敲韻落寒幀。——李白《秋景》8、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李白《冬景》9、白雲千裏萬裏,明月前溪後溪。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劉長卿《感懷》10、青草池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
萬裏湘江客到,有風有雨人行。——王建《江南》11、聽月樓高太清,南山對戶分明。
昨夜姮娥現影,嫣然笑裏傳聲。——王昌齡《望月》12、水落溪流淺淺,寺秋山靄蒼蒼。
樹色尤含殘雨,鐘聲遠帶斜陽。——張仲素《山寺秋齋》13、夾岸人家臨鏡,孤村燈火懸星。
喬木千枝鷺下,深潭百尺龍吟。——岑參《村居》14、煙雨湖光軟漾,空濛山色生奇。
憶自段家橋水,流連不覺遄飛。——韋應物《煙雨》15惠崇煙雨蘆雁,坐我瀟湘洞庭。
欲買扁舟歸去,故人雲是丹青。——蘇軾《惠崇蘆雁》。
6.20 24字古詩聽箏
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遣恨失吞吳。
何滿子
張祜
故國三千裏,深宮二十年。
壹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渡漢江
李頻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