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古詩應該如何講授?

古詩應該如何講授?

平時進行古詩教學,總覺得不知該如何下手,對於壹年級的孩子來說,要不要讓他們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呢?還是就以誦讀為主?經過尋找資料、實踐、反思,發現古詩誦讀教學應以“讀”貫穿始終,其中靈活穿插“看”、“議”、“評”節,直至熟讀成誦,最後拓展創造。1、 讀——讀準字音,認識生字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學習,讀準字音,讀通每壹句詩。2、 看——圖文結合,畫中會意看教材,基本上古詩都配有插圖,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再結合詩句,幫助理解壹些詩意,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壹些情境。3、 議——探究協作,讀中悟情在教學中要轉變教師壹言堂的現象,給學生主動探究的時間,讓他自己嘗試理解、了解古詩的用詞以及韻味,增進對古詩的朦朧理解,長此以往,孩子們自學古詩、理解詩意的能力會逐步加強。4、 誦——積極展示,深情誦讀通過前面的讀、看、議,學生對古詩朗朗上口了,教師再創設情境,“對詩”“詩句接龍”等形式讓學生反復吟誦,達到熟讀成誦的境界。5、 拓展、延伸、創造A復習比如學了壹首《春曉》,請學生想想妳還知道哪些有關春天的古詩?,幫助學生對古詩積累進行系統梳理,溝通課內外古詩資源。B模仿比如學了《壹去二三裏》,讓學生仿造古詩數字內容進行改換,發揮想象,學以致用。C整合古詩具有意境美、節奏美、韻律美,我們可以很好地利用這壹特點,把學生喜聞樂見的“詩配畫”“詩配歌”等形式引入課堂,增添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