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馬光警枕勵誌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壹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壹個警枕,早上壹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壹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2:達·芬奇畫蛋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意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壹個又壹個,足足畫了十多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壹個蛋,只要變換壹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
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3:唐朝大詩人李白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壹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壹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壹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麽?”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麽粗大,怎麽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終於成為了壹位偉大的詩人,並被稱為“詩仙”。
4: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壹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壹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壹番霸業。
5: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壹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擴展資料:
堅持意誌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伏爾泰
2.公***的利益,人類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變為可貴,只有開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難所需要的熱忱。——佚名
3在希望與失望的決鬥中,如果妳用勇氣與堅決的雙手緊握著,勝利必屬於希望。——普裏尼
4.壹個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樣,要有勇氣在風言風語的社會中堅定地高舉倫理的信念。——愛因斯坦
5.妳既然期望輝煌偉大的壹生,那麽就應該從今天起,以毫不動搖的決心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憑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創造妳和人類的快樂。——佚名
6.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羅曼?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