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詩歌的句子
詩如跳動的音符婉轉
詩如小溪的流水潺潺
詩如初升的太陽灑下光輝
詩如皎潔的月亮彎彎
步入詩的海洋
妳會忘情於她的波瀾壯闊
感應她內心的召喚
詩有神奇的力量
把過去未來相連
用她簡練的文字描繪不朽的畫卷
詩是感情的升華
用她濃縮的語言闡釋朦朧心中期盼
來吧朋友 我們***同努力
心靈碰撞產生的火花無比璀璨
2.概括詩歌思想內容的詞詩歌思想內容鑒賞專題 壹 思想內容概述 古詩詞中所抒寫的思想感情非常寬廣,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幾方面: 1.憂國憂民:①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②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擔憂 ③對山河淪落痛楚 ④同情人民的疾苦 ⑤反映戰亂離散的痛苦 2.建功報國:①保家衛國的決心 ②建功立業的渴望 ③仕途失意的苦悶 ④報國無門的激憤 ⑤壯誌難酬的悲嘆 3.思鄉懷人:①羈旅愁思 ②邊關思鄉 ③閨中懷人 ④思親念友 4.長亭送別:①依依惜別的深情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 ③坦陳心誌的告白 5.感時傷逝:①昔盛今衰的感慨 ②借古諷今的情懷 ③青春易逝的傷感 6.超塵脫俗:①厭離官場的潔身自好 ②寄情山水的悠閑自在 ③退隱田園的淡泊喜悅 二 考點解析 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在古代詩歌鑒賞中主要表現為:概括作品的主要內容,分析作品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總結作品的主旨;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評價詩歌思想內容的積極意義或局限。
①理解作品的主旨。這種主旨可能是詩歌表達的某種感情,也可能是詩人要闡述的某種哲理,也可能是詩人關於社會、生活、生命的看法和感悟,這是詩歌內容的靈魂。
②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優秀的詩歌作品總是或直接或間接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的,閱讀這樣的作品不僅能夠使我們認識詩人自己的情感,也能引導我們走進歷史,走進當時的社會生活,我們可以以詩歌為媒介,認識遠離我們的古代社會,走進古人的生活。
③評價作品思想內容的積極意義或局限。作品格調的高雅與庸俗,作品情感是否健康,詩人思想的積極或消極等。
三 分類鑒賞 依據不同的標準和角度,詩歌可分成不同的類型。按表達方式,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按格律,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按語言,可分為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按藝術手法,可分為寫景抒情詩、即事感懷詩、詠物言誌詩;按內容,可分為送別詩、羈旅詩、詠物詩、邊塞詩、閨怨詩、哲理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詠史詩等。
每壹種類型的詩歌在表情達意、節奏韻律等方面自有其特征和規律,能幫助我們鑒賞。 詠物詩鑒賞 古人很喜歡詠物。
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嶽,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寄托自己的感情。
——這就產生了詠物類詩歌。 壹、詠物詩特點 1.既然詠物,要實寫其形態、色澤特征,或寫其所處環境,求其“形似”。
曲盡其妙 2.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滯於物 3.從整體構思看,托物言誌、借物抒懷,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 4.從具體描寫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寫之外,還常用側面烘托的手法。
二、鑒賞步驟 1.“讀清”全詩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境特點和內在品性(褒貶)。 3.聯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誌。
4.體會詩人手法的高妙。 三、實例感知 1.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題 蟬 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 ⑴形象特點:壹只在高樹上飲著清露、自在鳴叫的夏蟬。
⑵思想內容:只要品性高潔,聲名自然遠揚,無須任何外在憑借。 ⑶手法分析:托物言誌 2. 蔔算子·詠梅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⑴形象分析 梅花 環境特點:斷橋黃昏,風雨交加,苦寒荒涼。
(環境烘托) 自身特點:不與群芳爭春,雖然粉身碎骨而矢誌不渝。(正面描寫) ⑵作者處境:主戰派,仕途坎坷,屢屢受挫。
⑶所言之誌:以物喻人,隱喻了作者雖遭不幸,前途坎坷,但決不同流合汙的高尚節操、縱然粉身碎骨而此誌不渝的鬥爭精神。 ⑷手法分析:1.托物言誌,以物喻人。
2.環境烘托。 四、實戰演練 1. 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註李商隱青年時就考中進士,朝氣蓬勃,充滿信心,然而由於黨爭傾軋,使他長期沈淪下僚。
詩人寫此詩時,妻子剛病故,自己又將只身赴蜀,去過那使人厭倦的幕府生涯。 ⑴試析“曾逐東風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處。
⑵試析這首詩對比的表現手法。 ⑶詩中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 詠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
請細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3.(2004北京卷)讀下面蘇軾的詩論並回答問題。
(5分) 林逋《梅花》詩雲,“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決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詩雲,“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決非紅蓮詩。
此乃寫物之功。若石曼卿《紅梅》詩雲,“認桃無綠葉,辯杏有青枝”,此村學中至陋語也。
請說出蘇軾贊揚寫梅花、白蓮的詩而批評石曼卿《紅梅》詩的理由,並作具體分析。 4.(2007寧夏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
小齋即事 劉壹止① 憐琴為弦直,愛棋因局②方。未用較得失,那能記宮商? 我老世愈疏,壹拙萬事妨。
雖此二物隨,不系有興亡。 註①劉壹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進士。
曾任監察禦史等職,有記載說他曾因“忤秦檜”而被罷官。②局:指棋盤。
⑴詩的第二聯對第壹。
3.概括詩歌思想內容的詞詩歌思想內容鑒賞專題壹 思想內容概述古詩詞中所抒寫的思想感情非常寬廣,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幾方面:1.憂國憂民:①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②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擔憂 ③對山河淪落痛楚 ④同情人民的疾苦 ⑤反映戰亂離散的痛苦2.建功報國:①保家衛國的決心 ②建功立業的渴望 ③仕途失意的苦悶 ④報國無門的激憤 ⑤壯誌難酬的悲嘆3.思鄉懷人:①羈旅愁思 ②邊關思鄉 ③閨中懷人 ④思親念友4.長亭送別:①依依惜別的深情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 ③坦陳心誌的告白5.感時傷逝:①昔盛今衰的感慨 ②借古諷今的情懷 ③青春易逝的傷感6.超塵脫俗:①厭離官場的潔身自好 ②寄情山水的悠閑自在 ③退隱田園的淡泊喜悅二 考點解析 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在古代詩歌鑒賞中主要表現為:概括作品的主要內容,分析作品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總結作品的主旨;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評價詩歌思想內容的積極意義或局限。
①理解作品的主旨。這種主旨可能是詩歌表達的某種感情,也可能是詩人要闡述的某種哲理,也可能是詩人關於社會、生活、生命的看法和感悟,這是詩歌內容的靈魂。
②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優秀的詩歌作品總是或直接或間接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的,閱讀這樣的作品不僅能夠使我們認識詩人自己的情感,也能引導我們走進歷史,走進當時的社會生活,我們可以以詩歌為媒介,認識遠離我們的古代社會,走進古人的生活。
③評價作品思想內容的積極意義或局限。作品格調的高雅與庸俗,作品情感是否健康,詩人思想的積極或消極等。
三 分類鑒賞依據不同的標準和角度,詩歌可分成不同的類型。按表達方式,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按格律,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按語言,可分為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按藝術手法,可分為寫景抒情詩、即事感懷詩、詠物言誌詩;按內容,可分為送別詩、羈旅詩、詠物詩、邊塞詩、閨怨詩、哲理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詠史詩等。
每壹種類型的詩歌在表情達意、節奏韻律等方面自有其特征和規律,能幫助我們鑒賞。詠物詩鑒賞古人很喜歡詠物。
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嶽,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寄托自己的感情。
——這就產生了詠物類詩歌。壹、詠物詩特點1.既然詠物,要實寫其形態、色澤特征,或寫其所處環境,求其“形似”。
曲盡其妙2.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滯於物3.從整體構思看,托物言誌、借物抒懷,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4.從具體描寫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寫之外,還常用側面烘托的手法。
二、鑒賞步驟1.“讀清”全詩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境特點和內在品性(褒貶)。3.聯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誌。
4.體會詩人手法的高妙。三、實例感知1.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題蟬 虞世南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⑴形象特點:壹只在高樹上飲著清露、自在鳴叫的夏蟬。
⑵思想內容:只要品性高潔,聲名自然遠揚,無須任何外在憑借。⑶手法分析:托物言誌2. 蔔算子·詠梅 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⑴形象分析 梅花環境特點:斷橋黃昏,風雨交加,苦寒荒涼。
(環境烘托)自身特點:不與群芳爭春,雖然粉身碎骨而矢誌不渝。(正面描寫)⑵作者處境:主戰派,仕途坎坷,屢屢受挫。
⑶所言之誌:以物喻人,隱喻了作者雖遭不幸,前途坎坷,但決不同流合汙的高尚節操、縱然粉身碎骨而此誌不渝的鬥爭精神。⑷手法分析:1.托物言誌,以物喻人。
2.環境烘托。四、實戰演練1. 柳 李商隱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註李商隱青年時就考中進士,朝氣蓬勃,充滿信心,然而由於黨爭傾軋,使他長期沈淪下僚。
詩人寫此詩時,妻子剛病故,自己又將只身赴蜀,去過那使人厭倦的幕府生涯。⑴試析“曾逐東風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處。
⑵試析這首詩對比的表現手法。⑶詩中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 詠柳 曾鞏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
請細加揣摩,分析其寓意。3.(2004北京卷)讀下面蘇軾的詩論並回答問題。
(5分) 林逋《梅花》詩雲,“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決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詩雲,“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決非紅蓮詩。
此乃寫物之功。若石曼卿《紅梅》詩雲,“認桃無綠葉,辯杏有青枝”,此村學中至陋語也。
請說出蘇軾贊揚寫梅花、白蓮的詩而批評石曼卿《紅梅》詩的理由,並作具體分析。4.(2007寧夏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
小齋即事 劉壹止①憐琴為弦直,愛棋因局②方。未用較得失,那能記宮商?我老世愈疏,壹拙萬事妨。
雖此二物隨,不系有興亡。註①劉壹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進士。
曾任監察禦史等職,有記載說他曾因“忤秦檜”而被罷官。②局:指棋盤。
⑴詩的第二聯對第壹聯的句意起了。
4.關於描寫的詩歌有哪些壹、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1憂國傷時: 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反映離亂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2、建功報國 建功立業的渴望 如:曹操《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年,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陸遊《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 保家衛國的決心 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
報國無門的悲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山河淪喪的痛苦 如:陸遊《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年華消逝,壯誌難酬的悲嘆 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如:杜甫《兵車行》 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鄉懷人 羈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溫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思親念友 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邊關思鄉如:範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閨中懷人 如:王昌齡《閨怨》(閨中 *** 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李白《子夜吳歌》(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4、生活雜感 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 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 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 借古諷今的情懷 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青春易逝的傷感 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仕途失意的苦悶 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告慰平生的喜悅 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5、長亭送別 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 情深意長的勉勵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坦陳心誌的告白 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二、評價作品思想內容註意的問題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創作風格,有助於對其作品內容的理解和把握。
2、壹個時代有壹個時代的特點,壹個時代有壹個時代的文學,適當了解某個時代的風貌,同樣有助準確把握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3、許多古代詩詞的前面都有壹個不長的“序”,有的交代了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了創作的背景,有的又為整個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調,它對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也是至關重要的。
4、大多數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單壹的,其中可能交織著許許多多非常復雜的情感,這壹點要特別註意,當然,讀者有時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礎之上發揮想象,進行再創作。另外,壹個作家的整體創作趣向和風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個別作品的特例存在。
三、鑒賞各類詩歌,要掌握壹些宏觀鑒賞要領:1、借景抒情詩,要體會詩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的情感,把握其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托物言誌詩,是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誌趣融於某種具體事物中,達到言誌的目的;2、詠史懷古詩,要聯系背景,領悟情感(感慨興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諷今);3、傷春傷別詩,是借對春光流逝抒發韶華易逝、壯誌未酬的感慨,或表達對親朋、好友、愛人的無限思念之情;4、山水田園詩,是詩人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
5.詩歌的內容有哪些七言律詩
就是每壹句都有7個字組成的詩
五言律詩
每壹句都由5個字組成
藏頭詩
其詩意分兩層,第壹層是普通的讀法,第二種是每句的首字串聯起來,又是壹個新內容
藏尾詩
同上,每句句末壹字串聯,為第2層意思
按國別可分為本國詩歌和外國詩歌。
中國詩歌按創作的時代和詩歌所反映的時代內容,可分為現代詩歌和古代詩歌(古典詩歌)。1919年,"五四"新文學運動開始並發展起來的新詩以及反映現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某些舊體詩,是現代詩歌;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寫作的如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等等舊體詩,是古代詩歌。舊體詩中,除詞和曲之外的詩歌,還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與絕句、律詩等格律詩相對而言,除絕句、律詩以外的舊體詩稱為古體詩;從南朝開始到唐代形成的絕句、律詩、排律等與古體詩相對而言的舊體詩稱為近體詩
按內容,詩歌可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抒情詩主要是通過直接抒發作者內心的感受來反映社會生活,根據作者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詩歌內容,抒情詩又可分為頌歌、哀歌、戀歌、田園詩、山水詩、諷刺詩、史詩等等。敘事詩主要是通過對事件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現實生活,它以敘事為主,且以抒情的方式敘事,壹般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人物形象。
按形式,詩歌可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民歌等,它們都具體體現各自不同的形式特點
6.描寫詩歌人物形象詞語描寫詩歌人物形象詞語:
①、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了他淡於富貴、傲視權貴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
②、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並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的是優遊自在的的隱居生活,表現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田園風光的喜愛.
④、懷才不遇、壯誌難酬的形象.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寫前不見聖賢之君,後不見賢明之主,想起田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塑造了壹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
⑤、矢誌報國、慷慨僨世的形象.陸遊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