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為什麽日本獨愛《楓橋夜泊》這首詩,並將它編入日本教科書?

為什麽日本獨愛《楓橋夜泊》這首詩,並將它編入日本教科書?

中華文化上午5000年燦爛文明,對周邊鄰國影響也是不小,比如壹衣帶水的日本。我大中華本就是詩詞的國度,唐詩更是詩詞的巔峰。

有句話說得好:不同國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紅之別,而無高低優劣之分.每個國家、每個民族不分強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應該得到承認和尊重。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 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我認為日本喜歡《楓橋夜泊》並編入教科書,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日本崇尚中國文化

日本人非常尊崇中國古文化,有人說日本文化的根在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日本歷史上受中國影響極其深遠,無論是從政治、經濟、文化和民生,還是語言文字等,都無壹不浸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尤其是受唐文化影響很深。

而且這些影響已經深入日本人骨髓,變成日本文化的壹部分了。比如,在談及這部分中華文化時,雖然都知道這些文化來自中國,那還是不會以“這是外來文化”去理解,而是直接把這些文化看作是與生俱來的壹部分。

《楓橋夜泊》本身的詩詞魅力影響

少時初讀《楓橋夜泊》感慨無多,全因年少無知經歷太少,對詩詞意境與涵義難以理解,如今讀之感受斐然。張繼勾勒出的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無壹不是內心情緒的傾瀉。

而詩中意境讓人身臨其境,悲涼得難以自抑,完全虐哭讀者。它把客船夜泊者的羈旅之愁、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無奈、顧慮及惆悵等復雜心緒,體現得淋漓盡致。

從文學性來看,《楓橋夜泊》體現的文學藝術氣息相當濃厚,詩句語言精確細膩、娓娓而來,把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有景有情、有聲有色,如此壹首名篇受日本人愛戴也正常。

對寒山寺情結濃厚

《楓橋夜泊》之所以打動日本,還有壹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詩中的“寒山寺”。寒山寺讓日本人非常仰慕,寒山寺得名也因這個在國內低調、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寒山。

寒山,何許人也?出身官宦,屢考不第後出家,30歲後隱居浙東天臺山,活到了100歲。在天臺山以樺樹皮為帽,破衣木屐,言語無度,人莫能測;常至天臺國清寺,與拾得為友,以寺院剩余飯菜維持生計。

寒山,是中國唐代少有的幾位白話詩人之壹,他常在山林間題詩作偈。

他的詩通俗易懂,既有山林逸趣與佛教出世思想,也蘊含人生哲理,被後人緝成《寒山子詩集》,元朝時就傳入日本、朝鮮、美國,後又譯成了日、英、法文。

寒山詩壹直受到日本學者推崇,寒山在日本頗負盛名。日本人也因喜愛寒山,從而喜歡上了張繼《楓橋夜泊》,想來能有如此淵源也甚為奇妙,因壹個人愛上壹首詩、壹座廟、壹座橋,想也正常。

綜上所述,究其原因壹言以蔽之:文化的魅力。還是那句話,文化無國界,文化無高低優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紅之別,關鍵是這”姹紫嫣紅“也並非人人都能描摹,這說明了文化精髓存在差異性。

大家怎麽看待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