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單從字義上看.“間”字可以讀做jiàn,理解為“間隔”的間,意即“‘壹水’間隔”,如果強解為此,亦可,但從全詩意境看,不妥,下文再談.
同時,“間”還可以理解為“壹定的時間或空間裏”,或者“壹會兒”(殷敬順《釋文》:間,少時也),讀jiān,意即“走過‘壹水’的工夫”或“只有‘壹水’的路程”(這種說法類此我們今天“壹袋煙的工夫”或者“剎那間,如何如何”),“壹水”在這裏應該理解為長江此岸到彼岸的最短的直線距離,這也可以從京口(今江蘇鎮江臨江處)和瓜洲(今江蘇邗江縣南臨江處)的地理位置上看出.那麽這句詩便可以翻譯為:“我從京口到瓜洲只乘船橫渡了壹條江的工夫就到了”,或者“我從京口到瓜洲只乘船橫渡了壹條江的距離就到了”.
(二)從全詩意境考察.翻看權威宋詩工具書《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對於此詩的鑒賞文字,文中賞析“壹水間”的時候說:“首句‘京口瓜洲壹水間’,以愉快的筆調寫他(王安石)從京口渡江,抵達瓜洲.‘壹水間’三字,形容船行迅疾,頃刻就到.”這段鑒賞文字雖然沒有具體說明“間”字的讀音,但是我們從中可以看到,賞析的作者認為王安石在首句中想表達的是愉快的心情和此岸到彼岸用時短暫,細加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是說“京口到瓜洲之間只有‘壹水’的距離”,“路途短暫”且“心情愉悅”.如果解釋為“中間隔著壹條水”,整句詩意就不同了,試比較兩種讀音的翻譯:1.讀jiān,“我從京口到瓜洲只乘船橫渡了壹條江的工夫就到了”,或“我從京口到瓜洲只乘船橫渡了壹條江的距離就到了”;2.讀jiàn,“京口和瓜洲之間隔著壹條江啊”或“京口和瓜洲之間有壹條長江間隔著啊”.其中意境老師們可細細品味,後者如何能體現出詩人愉悅之情和用時短暫?並且詩人要是想說“京口和瓜洲之間間隔著壹條江”的這種純粹地理性描述的話,似也無甚意義.
(三)從詩歌的平仄韻律上來考察.詩詞的格律知識不是三言兩語便可說清,在此刪繁就簡,我們先弄清平仄、古漢語四聲,以及它們跟現代漢語讀音的關系,再比照律絕的固定平仄格式來套用即可.
古漢語四聲分“平、上(shǎng)、去、入”,其中的“平”就是平仄中的平,“上、去、入”是平仄中的仄.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古代漢語的“平”分化為“陰平(第壹聲)、陽平(第二聲)”,即漢語拼音第壹聲、第二聲是平聲;古漢語的“上”對應漢語拼音第三聲、“去”對應漢語拼音第四聲;古漢語的“入”在現代漢語已經分化到漢語拼音的四個聲調中去了,已經不存在了.所以綜上簡言之,在現代漢語四聲中,第壹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
知道了基本的平仄知識,我們再來考察這首詩的每字平仄:
京口瓜洲壹水間——平仄平平仄仄(?平或仄)
鐘山只隔數重山——平平仄仄仄平平
春風又綠江南岸——平平仄仄平平仄
明月何時照我還——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間”字讀jiān,便是平(陰平),讀jiàn,便是仄(去).(“隔”在古代屬於入聲,是仄.)
我們再來看看七言絕句的兩種平仄格式: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另壹式,第壹句改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變.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另壹式,第壹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變.
(這兩種平仄格式參見王力的《詩詞格律》,字外有括號的,表示可平可仄.)
所以對照本詩與七絕的平仄格式不難發現,這首七言絕句屬於上述中的仄起式的壹般式,直接看仄起式首句最後壹字的平仄,即可知“間”字在詩中應為平聲,即讀陰平jiān.
最後結論:體會詩人心情和全詩意境,再看七絕的格律,可以認定“間”字讀音為jiān.如誤讀為jiàn,恐怕是還沒有真正領會詩歌意境和格律知識吧.——引用網友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