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晚清愛國詩歌與宋朝愛國詩歌的對比

晚清愛國詩歌與宋朝愛國詩歌的對比

晚清愛國詩歌與宋朝愛國詩歌的對比:1.寄情於景

唐宋時期,不少愛國詩(詞)人喜歡在詩詞中通過寫景來寄寓自己的愛國情深。或描寫壯麗河山抒發對國家的熱愛,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借景抒發自己憂國傷時之感。如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表現詩人遭逢喪亂,顛沛流離中所見的花香鳥語讓他濺淚心驚。

2.多用典故,借古諷今

化典是將前人詩文中的成語典故(包括歷史故事,神話傳說,詩文詩句等)用於自己的詩詞作品中,並賦予新的含義。許多詩人懷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時,心中郁悶又不便明說,故借典故借古諷今,表達心曲。如辛棄疾詞中"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便是借古代美女誤國來表達對投降派的不滿與憤恨,表明小人必定失敗的信念。而"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則是借戰國時的老將廉頗的故事,表達自己雖年逾花甲仍渴望得到重用,為國效力的忠誠。蘇軾詞中"親射虎,看孫郎"的典故也表現其渴望建功立業的殷殷期盼與必勝信念。

報國詩詞中,化用典故,借古諷今,使得這些風格或豪邁或蒼涼的作品中多了壹份委婉含蓄,使讀者感受到愛國激情的感染與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