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指導思想:
書是人類的朋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為能更好地貫徹這壹新課標要求,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學校將積極開展大閱讀教育,努力為學生營造壹個書香校園,使讀書成為學生的習慣,使校園更富人文底蘊,充滿智慧和生機。
二.活動目的:
1.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養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
2.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以讀促寫,走讀寫結合之路,提高教學質量。
4營造書香班級,塑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
三、活動對象:
全班學生
四.活動口號:
暢遊書海,塑美好人生。
五、活動方法要求:
(壹)構建閱讀體系
1、制定讀書計劃書:
(1).每個學生結合個人實際,每學期制定出讀書成長規劃和讀書目標,具體格式可讓學生根據自己喜好來設計裝飾,使其生動活潑、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讀書的內容、目標、措施、實施時間等。
(2).每個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班級讀書目標和讀書成長規劃書,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評,簡潔明了,易於操作。
(3).組織壹次“讀書計劃書”展示活動。
2、制訂閱讀序列。
循序漸進是教學的壹項基本原則,在課外閱讀中也必須遵循這條原則。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識能力等的不同,合理規定學生的閱讀量:背誦優秀詩文7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3、編制閱讀書目,合理選擇讀物,
不同孩子閱讀的內容、重點,形式應有所不同。高年級學生的思想已經較成熟,閱讀速度快,識字量較多,因此可選擇中長篇文章。
(二)廣開書源,開發閱讀環境
1、建立三級書庫,讓學生有書可讀
(1).教育學生節約零用錢用於購買課外讀物,建立個人小書庫。
(2).調查家中的藏書量和種類,特別是適合小學生的書籍,作出統計,繪制成表,要求每人選壹至兩本帶到學校,建立班級小書庫。將根據班級小書庫的圖書數量、出借記錄、管理制度等評比最佳小書庫。
(3).圖書角定時向學生出借圖書(每月3次)。
(提倡同學與同學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建立“好書交換站”,定期舉行“好書換著看”活動。)
(4).班級小書庫實行全天性開放,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時間,保證學生在壹天中的讀書時間不少於1小時。
2、改革語文課堂教學,保證課外閱讀正常、有效地開展
(1).每周二、四、六的早自修,為規定閱讀時間,由各班讀書管理員組織,可朗讀所教的課文,可翻閱課外讀物,也可以以“名人名言”“書海拾貝”“我最喜歡的”“好書推薦”等小板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形成良好的班級讀書氛圍。
(2).每天的語文課利用課前的二分鐘背出壹首古詩,每周從語文課中擠出壹節課作為閱讀指導課,可進行閱讀交流、新書介紹和讀法指導等。
(3).每學期定期組織教師閱讀指導經驗交流會。
(三)積極組織讀書活動,檢查讀書效果。
1、建立讀書成長冊:
(1).每個學生都要建立壹本“讀書成長冊”,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心得體會以及每學期制定的讀書計劃書,參加讀書實踐活動的作品,獲獎情況等記錄下來。
(2).校將定期組織全校師生參觀、評比“讀書成長冊”。
2、出讀書小報:
(1).每個班級的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收集有關報刊小資料、格言和讀書的心得體會等,每學期出版兩期讀書小小報。
(2).學校每學期組織壹次讀書小小報評比活動。
3、開展“讀書節”活動:
將舉行為時壹個月的“讀書節”活動。
4、“書香小書房”評比
根據讀書活動的班級布置和讀書成效,評出最佳“書香小書房”。
5、“讀書活動積極分子”評比
每學期能讀書5本以上,並能精讀其中5篇的學生,在該班級讀書活動管理小組考核中申報,可評為校讀書活動積極分子。
各班級還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有關的讀書實踐活動,如:故事會、朗讀會、演講比賽、讀書心得交流、調查報告、書簽制作、讀書征文比賽、報刊剪輯等閱讀知識競賽、作文比賽等,激勵學生,增強讀書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讀書活動安排:
十壹月:
1.制定學校讀書活動計劃。
2.宣傳發動,每位學生課外收集1——2句關於讀書有益的名言,讀讀、背背,利用晨會課等時間在班中進行交流,並選擇教室內合適的地點予以張貼。
3.開展“讀書筆記”征文活動。
十二月:
1.制定班級和個人讀書成長計劃書並展示。
2.建立家庭小書庫。
3.各班開始舉行每周“讀書博覽會”。
4.出刊壹期關於讀書方面的學習園地或黑板報
壹月:
1.寫出班級讀書活動小結。
2.評比表彰讀書活動積極分子。
3.評比表彰最佳“書香小書房”。
壹.指導思想:
書是人類的朋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為能更好地貫徹這壹新課標要求,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學校將積極開展大閱讀教育,努力為學生營造壹個書香校園,使讀書成為學生的習慣,使校園更富人文底蘊,充滿智慧和生機。
二.活動目的:
1.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養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
2.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學生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以讀促寫,走讀寫結合之路,提高教學質量。
4營造書香班級,塑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
三、活動對象:
全班學生
四.活動口號:
暢遊書海,塑美好人生。
五、活動方法要求:
(壹)構建閱讀體系
1、制定讀書計劃書:
(1).每個學生結合個人實際,每學期制定出讀書成長規劃和讀書目標,具體格式可讓學生根據自己喜好來設計裝飾,使其生動活潑、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讀書的內容、目標、措施、實施時間等。
(2).每個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班級讀書目標和讀書成長規劃書,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評,簡潔明了,易於操作。
(3).組織壹次“讀書計劃書”展示活動。
2、制訂閱讀序列。
循序漸進是教學的壹項基本原則,在課外閱讀中也必須遵循這條原則。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識能力等的不同,合理規定學生的閱讀量:背誦優秀詩文7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3、編制閱讀書目,合理選擇讀物,
不同孩子閱讀的內容、重點,形式應有所不同。高年級學生的思想已經較成熟,閱讀速度快,識字量較多,因此可選擇中長篇文章。
(二)廣開書源,開發閱讀環境
1、建立三級書庫,讓學生有書可讀
(1).教育學生節約零用錢用於購買課外讀物,建立個人小書庫。
(2).調查家中的藏書量和種類,特別是適合小學生的書籍,作出統計,繪制成表,要求每人選壹至兩本帶到學校,建立班級小書庫。將根據班級小書庫的圖書數量、出借記錄、管理制度等評比最佳小書庫。
(3).圖書角定時向學生出借圖書(每月3次)。
(提倡同學與同學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建立“好書交換站”,定期舉行“好書換著看”活動。)
(4).班級小書庫實行全天性開放,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時間,保證學生在壹天中的讀書時間不少於1小時。
2、改革語文課堂教學,保證課外閱讀正常、有效地開展
(1).每周二、四、六的早自修,為規定閱讀時間,由各班讀書管理員組織,可朗讀所教的課文,可翻閱課外讀物,也可以以“名人名言”“書海拾貝”“我最喜歡的”“好書推薦”等小板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好書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讀書活動中的心得體會,形成良好的班級讀書氛圍。
(2).每天的語文課利用課前的二分鐘背出壹首古詩,每周從語文課中擠出壹節課作為閱讀指導課,可進行閱讀交流、新書介紹和讀法指導等。
(3).每學期定期組織教師閱讀指導經驗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