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小學生古詩《江雪》教學案例

小學生古詩《江雪》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搭建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的橋梁,巧妙點撥。給學生以自主學習字詞的權利,充分調動其學習、積累、辨識字詞詩句的積極性。從而順利跨越詩文障礙,使先入為主的記憶為正確無誤。

 領會詩作意境與創作背景的關聯,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力。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知識積澱,誘發情感的***鳴,激發表達的欲望。使學生在感受到詩歌美的意境的同時,既開啟了想象的閘門,又訓練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閱讀人物,延展主題。嘗試把詩人感性而又真實的展現給學生,把同主題的詩文潛移默化的渡入學生的腦海。收集同主題以及同作者的古詩,激發學生利用

 課余時間積極學習古詩的興趣,拓展古詩閱讀的範圍,初窺漢語言文字的魅力,力求使課堂教學走向?意猶未盡?的境界。

 教材簡析

 遼闊深遠的雪景,清高孤傲的隱者,禪韻絕妙的意境。唐宋八大家之壹、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柳宗元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把我們帶到壹個壹塵不染、壹聲不

 響的白漫漫大地真幹凈的空無世界,看到了壹個忘卻俗世裏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進入到物我兩忘的境地,享受著禪意帶來的愉悅,毅然獨釣寒江的漁翁,感受到詩人為實現某壹目標所承載著常人承受不了的壓力,品嘗著常人不願品嘗的孤獨,在逆境中的倔強的態度,寧靜超脫的心境和那種孤傲狷介凜然不可侵犯的高貴個性。

目標預設

 1、正確背誦詩文,註意?徑?、?蹤?、?蓑笠?、?翁?字的讀音;正確默寫詩文,把握?孤?、?蓑笠?、?釣?字的字形。

 2、理解詩詞的意思,認識冬日江雪的壯麗,積累寫雪景的詞語。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從而感受到詩歌美的意境,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其孤傲不屈的品質。

 4、收集同主題以及同作者的古詩,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拓展古詩閱讀的範圍。

重點

 1、背誦、默寫詩文。

 2、字詞所創設的淒清高遠的意境

 難點

 1、感受詩人孤傲不屈的品質。

設計理念

 1、搭建教學與能力考察的橋梁,打破古詩掌握的音似意去遠,似懂非懂的小和尚念經式的熟讀成誦,摹寫面目全非的現象。

 給學生以自主學習字詞的權利,充分調動其學習、積累、辨識字詞詩句的積極性。

 2、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教學中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知識積澱,誘發情感的***鳴,激發表達的欲望。

 3、課堂收集引讀同主題以及同作者的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於壹節課,壹首詩,壹本書,使教逐步走向不教,被動學習漸漸被主動尋求所替代。

設計思路

 1、自主學習,巧妙點撥。跨越詩文障礙,使先入為主的記憶為正確無誤。

 2、?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江雪》描繪的正是壹幅寄興高潔、寓意豐富的寒江 獨釣圖。本節課試圖以想象詩中之景,感悟古詩之情這兩部分環節,為學生展現 壹個清絕、寒絕、獨絕的境界,體會詩人孤傲高潔的品格。

 3、教材延伸,閱讀拓展。嘗試初步地把詩人感性而又真實的展現給學生,把同主題的詩文潛移默化的渡入學生的腦海。

教學過程

 壹、自主學習,巧妙點撥。

 1、初讀古詩。 要求:讀準字音,註意字形,準備給同學在字音與字形上的幫助。

 2、交流朗讀。

 (1)、指名試讀。在同學的朗讀中,妳聽清了以下這幾個字的讀音了嗎?妳認為正確的是什麽?

 選擇正確讀音練習: 徑(j?n j?ng) 蹤(zōng zhōng) 蓑笠(suō l? shuō n?) 翁(wēn wēng)

 (2)、學生再次練讀,註意發準?徑?、?蹤?、?蓑笠?、?嗡?的讀音

 (3)、師範讀。學生註意聆聽。從老師的朗讀中妳覺得沒在哪兒?註意引導學生從停頓與字正腔圓上模仿。

 3、交流字形。

 (1)、妳準備提醒同學們註意詩中哪些字形呢?

 (?孤?與?狐?、?蓑?與?哀?、?釣?與?鉤?相區分)

 4、字音字形綜合練習。

 j?ng 路( ) ( )賽 ( )然 環( ) 安( ) 幹( ) zōng ( )跡 ( )合 祖( ) ( )色 suō ( )衣 退( ) 穿( ) l? 鬥( ) ( )史 嚴( ) 鼓( ) 顆( ) ( )外 (運用簡單易於操作的訓練形式,使學生對字詞的音、形識記以先入為主的優勢達到準確無誤。)

 5、過渡: 同學們,學古詩,我們不但要把它讀正確,寫正確,而且要盡可能讀出它內在的味道來。

 《江雪》這首詩將帶給我們怎樣的韻味呢?

二、品味景之遼闊高原,咀嚼人之孤傲不屈。

 1、關於古詩,我們古人有壹個說法:詩中有畫。這是什麽意思?是啊,壹首凝練的詩,就是壹幅精致的畫。我們細細讀詩,如果要把這首詩變成壹幅畫,畫面上會有些什麽?

 2、生細讀古詩,討論。

 (1)、同學們,詩讀到現在,妳的腦子裏出現了哪些景物?(板書:景 山 徑 舟翁)

 (2)、山、徑給妳留下了什麽印象?從詩文中的哪些字詞體會到?(引導理解山與小路的多,理解詩文中數字的虛指。)

 (3)、山與小路的多使得詩所描繪的畫面在妳的腦海中越發變得怎樣起來?

 (4)、如此遼闊高遠的野外此時正被冬雪所覆蓋,讓妳想起了哪些詞語?(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冰天雪地、銀裝素裹、雪窖冰天?)

 (5)、用同樣的方法探討?舟?、?翁?的特點。

 (6)、山、路的多與舟、翁的少反襯,讓妳產生了哪些情感?(孤獨、寂寞、冷清、淒涼、荒涼、淒慘、淒清?)

 (7)、詩中哪些字能驗證妳的想法?(絕、滅、孤、獨、寒)

 (8)、此時,妳能感受到漁翁的心情嗎?他就是懷著這樣壹種心情在江邊冒雪垂釣!把這樣的感覺讀出來!生自由練讀。

 (9)、這是壹首藏頭詩,讀讀每句的第壹個字,連起來就是?千萬孤獨?,這四個字表達的不是壹般的孤獨啊!我想不但是 ?千、萬、孤、獨? 四個字,全詩短短的二十個字,字字都浸透著詩人難言的孤獨。壹起再來有感情地讀讀《江雪》。

 3、了解背景,升華詩中所流露的孤傲不屈的品質

 (1)、質疑: ?學貴有疑?,詩學到這兒,妳是不是有問題想問啊? (漁翁妳為什麽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獨自壹人在江面上釣魚?)

 (2)、出示詩人創作詩文時的遭遇。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詩人,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壹。他關心人民疾苦,力主政治改革,可是卻遭到了當權派的打擊和排擠。他參加?永貞革新?失敗後,九月被貶為邵州刺史,途中又被貶永州司馬,那是個荒涼偏僻、人煙稀少的地方,這對33歲正當盛年的改革誌士來講,無疑是壹個沈重的打擊。柳宗元的母親來永州不到半年就逝世了,他的友人也有的賜死,有的病死。可是,他的政敵仍不肯放過他,幾次派人對他的住所放火,導致他身體受到嚴重的摧殘,這真是集國憂、家禍、困苦於壹身呀!

 (3)、同學們,聽了上面的介紹,對?漁翁為什麽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獨自壹人在江面上釣魚?肯定會有新的理解,漁翁真的是在釣魚嗎?那麽,他究竟是在敘說著什麽呢?再讀讀詩,體會體會,可以四人小組討論。 (預設:他藐視著冰天雪地帶來的嚴寒和寂寞,把他當成了壹次意誌的磨練,因為天寒正可以鍛煉人;他想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壓力,品嘗常人不願品嘗的孤獨;高傲的詩人是在借這個?蓑笠翁?表達自己孤傲的心情;他是在表達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誓言,與世俗的邪惡的黑暗的勢力進行堅決鬥爭!板書:人 孤傲不屈)

 (4)、柳宗元是借雪景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這種手法叫借景抒情。這就是《江雪》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成為古詩中的瑰寶的原因所在。(板書:借景抒情)

 (5)、(音樂又起)現在,妳就是柳宗元,請妳再來吟誦壹下《江雪》,感受壹下詩人內心的吶喊吧!

 三、豐滿詩人形象,延展古詩主題,激古詩閱讀之趣,拓古詩閱讀之面。

 1、借景抒情是柳宗元詩歌的壹個特色,讓我們再來看看他的另壹首詩歌。 這首詩又是借什麽景抒什麽情?(思鄉)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芒, 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 散向峰頭望故鄉。

 2、朗讀,大致了解說說詩中之景,抒發了詩人什麽樣的情懷?

 4、《江雪》所表達的情與境,清代王士禎也曾作詩壹首: 題秋江獨釣圖 壹蓑壹笠壹扁舟, 壹丈絲綸壹寸鉤。 壹曲高歌壹樽酒, 壹人獨釣壹江秋。

 5、讀壹讀,與《江雪》比較壹下,有什麽相同的地方?

 6、課余時間背誦《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與《題秋江獨釣圖》。

板書

 江雪

 景 遼闊高遠 借

 山 千 景 徑 萬 ?

 舟 孤 翁 獨 抒

 人 孤傲不屈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