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故事
從《長征謠》到《清平樂·六盤山》,追憶那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1935年10月7日,毛登上六盤山,臨風寄景,氣貫長虹,遙想紅軍走過的艱難裏程,展望革命的未來前途,感慨萬千。當時,毛坐在壹塊石頭上說,這裏真是個好地方,天高雲淡,紅旗漫卷,大雁南飛,六盤山的景色多好啊。他隨即吟出了《長征謠》:“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 同誌們,屈指行程已二萬!同誌們,屈指行程已二萬!六盤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風。今日得著長纓,
同誌們,何時縛住蒼龍?”。他以自由詩的形式,采取重復比興、呼喚等手法,展示了紅軍將士金戈鐵馬、風雷激蕩的雄姿,體現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反蔣抗日的決心。
1942年8月1日,毛才將《長征謠》改成規範的詞牌《清平樂·六盤山》,刊登在《淮海報》的副刊上,全文是:“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2、 長城好漢坡
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最偉大的工程之壹,是月球上“唯壹能看見的人工工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為諸侯各國防禦之用。秦統壹中國後,在原燕、趙、秦三國長城的基礎上,修築新的長城。漢代在陰山以北修築了壹道“外長城”。明朝前後歷時200年築成了西起嘉峪關,東抵鴨綠江,全長12700多裏的明長城,其中嘉峪關至山海關壹段,由於工程質量較高,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其中居庸關、山海關、雁門關、娘子關、嘉峪關等是長城最著名的關隘。萬裏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觀之壹,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華民族的驕傲。俗稱“不到長城非好漢”,願天下有誌者競遊長城。
在八達嶺長城壹帶,好漢坡是壹段陡坡,頂峰海拔868米,上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石碑,取自毛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