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劉彜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誌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誌》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誌》
28、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2.古人談讀書的詩句10句1,《勸學》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白話文釋義: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麽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2,《觀書》明代:於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壹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白話文釋義:我對書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無論清晨還是傍晚憂愁還是快樂總有它的陪伴。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後,胸中再無半點塵世間世俗的雜念。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湧來用之不竭,像東風裏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諒也不信這書齋裏別有春景。
3,《讀書》宋代:陸遊
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白話文釋義:歸鄉隱居的誌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4,《白鹿洞二首·其壹》唐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白話文釋義: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壹寸時間就像壹寸黃金珍貴。並不是道人過來嘲笑,周公的精義孔子的思想教導投入鉆研中。
5,《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白話文釋義: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6,《勤學》宋代:汪洙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白話文釋義: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苦學幾年,“三冬文史足用”,學問也就有了,那時候誰還會笑話妳胸無點墨,沒有學問呢?
7,《勸學詩 / 偶成》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白話文釋義: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壹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
8,《勸學》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白話文釋義: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壹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壹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9,《讀書》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聖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白話文釋義:家中的財產是些什麽,就是那滿滿壹屋的書籍。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聖賢心靈對話。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壹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在書桌上看見書的欣喜,勝過與闊別已久的好友相見。
10,《讀書有所見作》清代: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壹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壹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白話文釋義:人心和禾苗壹樣,得到養分才能生長。禾苗用泉水灌溉,心智用道理陶冶,壹天不讀書,心中便沒有好想法,壹個月不讀書,連耳朵眼睛也失去了原來的清爽。
3.描寫讀書的名言和詩句關於讀書的名言1、我壹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
我壹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孫中山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3、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顧炎武4、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誌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
——朱熹5、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後深,博然後專。
——魯迅6、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煮7、讀書務在循序漸進;壹書已熟,方讀壹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
——胡居仁8、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 ——吳晗9、看書不能信仰而無思考,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勤於摘錄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其中的相互關系,是做學問的壹種方法。
——顧頡剛10、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劉向11、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
——鄭板橋12、知古不知今,謂之落沈。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
——王充13、舉壹綱而萬目張,解壹卷而眾篇明。 ——鄭玄14、知識,主要是靠主動“抓”出來的,不是靠“教”出來的。
——錢三強1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丘16、欲速是讀書第壹大病,功夫中在綿密不間斷,不在不速也。
——陸瓏1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況18、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孔丘19、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
——魯迅20、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 ——高爾基21、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高爾基22、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壹代又壹代。
——弗·培根23、讀書對於智慧,也象體操對於身體壹樣。 ——艾迪生24、當我們第壹遍讀壹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壹個朋友;當我們再壹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爾泰25、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列·托爾斯泰26、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高爾基27、讀壹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歌德28、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莎士比亞29、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30、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別林斯基31、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己知識貧乏。 ——馬克思32、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
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
——雨果33、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孟德斯鳩34、如果我閱讀得和別人壹樣多,我就知道得和別人壹樣少。
——霍伯斯35、讀書有三種方法:壹種是讀而不懂,另壹種是既讀也懂,還有壹種是讀而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 ——克尼雅日寧36、要學會讀書,必須首先讀的非常慢,直到最後值得妳精讀的壹本書,還是應該很慢地讀。
——法奇37、了解壹頁書,勝於匆促地閱讀壹卷書。 ——麥考利38、讀書而不回想,猶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39、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書等於廢紙。 ——華盛頓40、書籍使壹些人博學多識,但也使壹些食而不化的人瘋瘋顛顛。
——彼特拉克41、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裏,不讀書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爾基42、讀書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虛。
——雪萊43、讀書是我唯壹的娛樂。我不把時間浪費於酒店、賭博或任何壹種惡劣的遊戲;而我對於事業的勤勞,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厭。
——富蘭克林44、書讀的越多而不加思索,妳就會覺得妳知道得很多;但當妳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妳就會清楚地看到妳知道得很少。——伏爾泰45、誰都不會死讀壹本書。
每個人都從書中研究自已,要不是發現自己就是控制自己。 ——羅曼·羅蘭46、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壹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壹切。
——愛因斯坦47、讀書而不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 ——波爾克48、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49、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50、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於謙5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52、發奮識遍天下字,立誌讀盡人間書。
——蘇軾53、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54、立誌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阮元55、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56、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陸遊57、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58、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蒲松齡59、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誌》60、奇文***欣賞,疑義相如析。
——陶淵明6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62、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諸葛亮 關於讀書的詩句: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____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2、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____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____顏真卿《勸學詩》4、。
4.關於讀書的唯美句子關於讀書的唯美句子
1、語言是心靈和文化教養的反映。
2、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壹下子不要學很多的東西。
3、寫十卷書要比實際行動打下基礎容易得多。
4、書都讀得來的人,還怕有什麽做不來的。
5、書是逆境中的慰藉。
6、壹個人的度量是壹種精神力量,是壹股強大的文明力量。
7、如果知識不是每天在增加,就會不斷地減少。
8、讀書是壹件極好且極美的事,應該比美食之於人的誘惑更大壹些。
9、在學習中取得知識,在戰鬥中取得勇敢。
10、知識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靈上的滿足。
11、書,是人類通向美好的道路,書,是清新的風,帶給我們心曠神怡的享受,書,是壹碗溫暖的心靈雞湯,在冬天帶來陽光,書,是最美麗的。
12、再高深的學問也是從字母學起的。
13、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來自他們的博學。
14、作者不壹定能寫到老,但是他壹定應該學到老。
15、知識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16、高尚的語言包含著真誠的動機。
17、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堂。
18、年輕時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
5.有關讀書的好句子(包括古詩、名言、好段、格言等)名言 書籍是人類思想的寶庫。
——卡萊爾 愛好讀書,就能把無聊的時刻變成喜悅的時刻。——孟德斯鳩 讀書在於造成完全的人格。
——培根 讀書使人充實,理想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富蘭克林 故事 鑿壁偷光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裏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
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壹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裏很富有,壹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壹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妳們家的壹寸之地呢?”鄰居壹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麽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壹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壹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
壹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裏白幹活不報酬。
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篇後壹語] 這篇寓言寫了匡衡少年時讀書的兩件事,壹件是鑿壁偷光,壹件是借書苦讀。
他贊揚了匡衡勇於戰勝艱苦的條件,勤奮的讀書的精神;為我們樹立刻苦讀書的好榜樣。 ———————————————————————————— 巴金的讀書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讀書方法十分奇特,因為他是在沒有書本的情況下進行的。
讀書而無書的確算得天下壹奇了,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巴金說:“我第二次住院治療,每天午睡不到壹小時,就下床坐在小沙發上,等候護士同誌兩點鐘來量體溫。我坐著,壹動也不動,但並沒有打瞌睡。
我的腦子不肯休息。它在回憶我過去讀過的壹些書,壹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記憶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壹點美好的東西。”
原來他的讀書法就是靜坐在那裏回憶曾經讀過的書。這樣有許多好處: (1)不受條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時間。
巴金列舉了兩個例子:壹個是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長期被德軍包圍的時候,有壹位少女在日記中寫著“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壹類的句子。當時沒有電,也沒有蠟燭,整個城市實行燈火管制,她不能讀書,而是在黑暗中靜坐回憶書中的情節。
托爾斯泰的小說幫助她度過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壹個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內亂中的親身經歷。
他說:“‘文革’期間要是造反派允許我寫日記,允許我照自己的意思寫日記,我的日記中壹定寫滿了書名。人們會奇怪:我的書房給貼了封條,加上鎖,封閉了十年,我從哪裏找到那些書來閱讀?他們忘了人的腦子裏有壹個大倉庫,裏面儲存著別人拿不走的東西。”
這兩個事例說明,在壹切不具備正常讀書條件的情況下都可以“讀書”。 (2)溫故而知新。
通過回憶,將過去讀過的書拿出來壹點點地咀嚼,就象牛反芻壹樣,能進壹步消化吸收。每回憶壹次都會有新的理解,新的認識,新的收獲。
(3)能夠不斷地從已讀過的書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說:“我現在跟疾病作鬥爭,也從各種各樣的作品中得到鼓勵……即使在病中我沒有精神閱讀新的作品,過去精神財富的積累也夠我這有限余生消耗的。
壹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顧炎武自督讀書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這個家喻戶曉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顧炎武最先提出的。 顧炎武自幼勤學。
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11歲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讀完《資治通鑒》,並告誡說:“現在有的人圖省事,只瀏覽壹下《綱目》之類的書便以為萬事皆了了,我認為這是不足取的。”
這番話使顧炎武領悟到,讀書做學問是件老老實實的事,必須認真忠實地對待它。顧炎武勤奮治學,他采取了“自督讀書”的措施:首先,他給自己規定每天必須讀完的卷數;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讀完後把所讀的書抄寫壹遍。
他讀完《資治通鑒》後,壹部書就變成了兩部書;再次,要求自己每讀壹本書都要做筆記,寫下心得體會。他的壹部分讀書筆記,後來匯成了著名的《日知錄》壹書;最後,他在每年春秋兩季,都要溫習前半年讀過的書籍,邊默誦,邊請人朗讀,發現差異,立刻查對。
他規定每天這樣溫課200頁,溫習不完,決不休息。 古詩 唐·杜甫: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清·鄭燮: 讀書數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 明·楊繼盛《言誌詩》: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
男兒欲畫淩煙閣,第壹功名不愛錢。 唐·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宋·劉過《書院》: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