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流派·達達主義
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產生於歐洲的現代主義文藝流派。倡導者是羅馬尼亞裔法籍詩人特裏斯唐·查拉。1915年秋,查拉在瑞士蘇黎世組織了壹個文學團體,並於1916年2月8日,把從辭典中隨意翻到的壹個法語詞“Dada”,作為這個文學團體的名稱。參加這個團體的有布列東、阿拉貢、艾呂雅、蘇波、皮卡畢亞等人。他們利用《文學》雜誌宣揚自己的主張,吸引了許多對帝國主義戰爭和現實生活不滿的青年詩人和藝術家,形成達達主義。
“達達” (Dada)在法語中是幼兒語言,意思是“玩具馬”,作為文藝流派名稱,並無任何意義。達達主義的宗旨在於反對壹切有意義的事物,反對壹切傳統、壹切常規,對整個世界都持虛無主義的態度。他們自己表白說: “達達,什麽也感覺不到,什麽也不是,是虛無,是烏有。 ”查拉在《達達主義宣言》中宣稱應“用永生來做尺度,壹切動作統歸虛妄。”達達主義者什麽都不相信,他們否定理性和傳統文化,排斥壹切現存的觀念。他們不要文明,認為“全部文明都是騙人和誤人的東西”;他們痛恨戰爭和產生戰爭的這個世界;他們要反抗,要破壞,要自由,提倡無目的、無理想的生活;他們對壹切事物都抱有幻滅感,只承認本能,所以想要憑借嬰兒的無意義的聲音,在冥冥中探索原始的觀念。查拉曾經說: “自由, 達達, 達達,達達,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這是各種束縛、矛盾、荒誕的東西的不合邏輯事物的交織,這就是生命。”
達達主義者反對壹切傳統的美學觀念,崇尚非理性和反審美的事物,認為藝術與美學無緣,主張無目的、無思想的文藝,企圖用壹種全新的、怪誕的、抽象的、符號式的東西取代傳統的文學藝術。在創作實踐中,首先,他們認為作者應當絕對“忠於自我”,文學藝術應該是無思想的,象嬰兒的喃喃囈語壹般,以混亂的語言、怪誕荒謬的形象表現莫名其妙,不可思議的事物,甚至利用現成物品標以奇特的題目充作藝術作品,用毫無意義的“盲目書寫”、 “聲音堆砌”來“報復”空虛的生活。其次,他們主張“打破藝術的分類,使藝術成為壹個整體”。但實際上他們的作品還是以詩歌、戲劇、散文、繪畫等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們的作品都是狂悖混亂的結晶。他們認為“偉大的文藝作品,除了紛亂的、不規則的排亂以外, 再也沒有什麽”。 “達達沒有內容,不求人家了解,只要能給人壹個印象就夠了”。詩歌方面,他們認為“如果他是詩人,自然出口成詩,他說出來的自然什麽都是詩”。代表作品有阿拉貢的《自殺》等; 戲劇方面,他們相信“胡說亂道可以造成驚人的效果”,典型作品是布列東和蘇波合著的《我所忘掉的妳》;繪畫方面,他們主張用圖解的形式繪出不可理解的畫面,並且又主張用繪畫與雕刻合並成為“雕刻繪畫”。典型作品有:皮卡畢亞的《查拉肖像》,馬賽爾·杜尚的帶胡須的《蒙娜麗莎像》。
達達主義雖然曾經壹度引起人們的註意,但由於它標榜極端的虛無主義,註定它只會曇花壹現。1921年,巴黎大學生擡著象征達達的紙人,把它扔進塞納河“淹死。”1922年達達派內部發生分歧,查拉堅持否定壹切,布列東、阿拉貢等另尋創作新路,形成超現實主義。1924年達達主義團體基本上瓦解。但他們的文藝美學主張及反傳統的文藝實踐,對西方後來的文藝思潮和流派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達達主義的出現,反映了歐洲資產階級青年壹代在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的苦悶徬徨,想尋找出路而又誤入歧途的精神狀態,它是第壹次世界大戰時期混亂的社會和人們痛苦、空虛的心靈在文藝上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