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狼人的神話出處
Dryad壹詞原出自druids,即德魯依。Dryad在羅馬、希臘神話中意指森林女神,傳說每壹棵橡樹都居住著精靈,而這些樹精通過dryads向人類傳達神諭,因此呢後世的文學著作中Dryad通常以樹精的形象出現。德魯伊常在現代的文學、影視、動畫、和遊戲裏出現,比如暴雪的著名遊戲《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等均有他的身影。 簡介 德魯依(Druid) 這個單詞的原意是“熟悉橡樹的人”,在歷史上,他是凱爾特民族(Celt)的神職人員,主要特點是在森林裏居住,擅長運用草藥進行醫療,橡樹、橡果等是他們崇拜的聖物。凱爾特人是壹個在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1世紀散居在高盧、不列顛、愛爾蘭、歐洲、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民族。德魯依教士精通占蔔,對祭祀之禮壹絲不茍,也長於歷法、醫藥、天文和文學……同時,他們也是執法者、吟遊詩人、探險家的代名詞。男女皆可為德魯依教士,在族內擔當祭司、法師或預言者,同樣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也有史學家將德魯依教士與印度的婆羅門( Brahmins)、波斯祅僧(Magi)、埃及祭師(Priests)和巫醫(Shamans)相等同。 在起初,因凱爾特為母系社會,所以只有女性可擔任德魯伊,而後逐漸由男性加入。 德魯伊的歷史起源 歐洲人壹般認為德魯伊教徒是自然和中立的擁護者,是將整個荒原都當作是自己家園的隱士,他們使自己的特殊力量保護大自然並且讓整個世界獲得平衡。在現代奇幻文學中,德魯伊教徒是自然的崇拜者和維護者們,為了保護自然界可以與任何勢力戰鬥。德魯伊的英文原名是“Druid”,這個詞的前半部“druis”在希臘文中是橡樹的意思,而後半部與印歐語系的詞尾“-wid”相似,意為去了解。而德魯伊教(Druidism)又以橡果為聖果,所以德魯依名字的古意是熟悉橡樹之人。著名的亞瑟王時期的“梅林”,傳說是壹位有著超凡法力的巫師,其實他應該是壹個有著相當修行的德魯依教徒。“梅林”壹詞最初就是泛指那些精通詩之藝、視之藝(占蔔)的德魯伊教巫師們。 德魯伊宗教崇拜自然,並且將橡樹作為至高之神的象征膜拜,因此他們認為寄生在橡樹之上的槲寄生(mistletoe)是壹種萬靈丹藥(panacea),具有神聖的功力和最好的療效,當然也需要通過特別嚴肅的儀式來采集。只有在滿月和新月的日子,或者每月的第六個夜晚,才能舉行這種儀式,此時要由德魯伊祭司中最高級的大德魯伊(Arch-Druid)(壹般同時有兩位大德魯伊,壹個在不列顛群島上,壹個在歐洲大陸上)身披白袍、佩戴黃金首飾,手持黃金鐮刀上樹割取。 其他職務的德魯伊包括巴德、奧瓦德。 其中巴德就是吟遊詩人,他們會在集市上歌唱,大部分為即興創作,還有歌頌國王事跡、傳承歷史事件的任務,有時因巧舌地諷刺高層人士而不壹定受這些人的喜歡。(可參見德魯伊教詞條裏對巴德、奧瓦德和德魯伊的解釋) 為什麽沒有德魯伊教自己遺留下來的文字記載呢?據傳說,德魯伊教的儀式和教義都是非常神秘的,而且只依照慣例口頭傳授(據說有壹種樹形字母文字,不過非常少見,個人猜測和如尼文有關系-powerx_ne)。所以很多歷史學家經過歷代研究和探索,對德魯伊教依然所知甚少,考古學家只能從森林、神壇、廟宇的遺跡中偶然尋得壹些如圖畫、記號等的微小線索而已,絕大多數有關德魯伊教的資料還是來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獻。在史書上最早有關德魯伊教會的記載主要見於朱理亞· 愷撒的《高盧戰紀》及古羅馬最偉大的史學家塔西坨的《羅馬史》。在這些著作中,多是描述德魯依教的野蠻和恐怖!凱撒遠征高盧時曾向元老院報告說:“德魯依教教士在當地有仲裁和主祭等重要地位和權力,而且該教教士精通物理、化學;在樹林中居住,用金鐮刀砍伐神聖的橡樹果,甚至用活人獻祭!”(活人獻祭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只有在為了證明壹個在其他人看來很軟弱的君主是英勇的時候才使用,而且不會死人,只是流些血而已。至於用動物的腸子進行占蔔的情況倒是存在的)但這些記述的真實性值得懷疑,因為它們大多出自德魯伊教的敵對勢力之手,很可能是為自己的入侵而尋找的借口。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德魯依伊士是公認的古代智者,有著很高的道德修養,精通自然之道,並對自然科學和神學有很深的造詣。且在政治上有相當的地位,當兩個部族打仗時,往往是壹位身著白衣的大德魯伊沖出來進行調停。 公元前時代德魯依教徒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現的,他們崇拜自然、精通占蔔、治病救人。在英國原野上矗立的巨大神秘的建築——巨石陣 據說就是德魯依教徒祭祀太陽神留下的遺跡。 公元壹世紀,信奉基督教的羅馬人進攻了信奉德魯依教的凱爾特人。作為勝利者的羅馬人血洗了德魯依教,德魯依教徒們被沖進神秘森林的羅馬士兵成批成批的屠殺,教士們的屍體被丟在神聖的森林。這場大屠殺讓德魯伊教壹蹶不振,德魯依教從此蟄伏起來,以後的德魯依教只出現在民謠和詩歌中。從此以後幾個世紀裏他們的威信下降到普通巫師的地位,從前的輝煌壹去不返,只有獨自呤誦悲哀挽歌。於是,從那時起到如今,德魯依漸漸不再像是壹個宗教或歷史名詞,而變成了壹個神話裏的角色了。如今,我們可以在壹些有趣的復古運動中看到他們的仿效體,但真正影響我們的,仍是遊戲中那呼風喚雨的施法者。現代各類奇幻文學和各種遊戲中的德魯伊教徒大都取材於公元壹世紀以前的傳說,並逐漸演變成壹個擁有擁有自然力量的神秘組織。 狼人起源 古世紀歐洲,大陸爆發瘟疫,人們紛紛死去,村落裏壹個名字叫做科維努斯[1]的年輕人看到這樣的慘狀,為了生存下去擺脫瘟疫的困擾,自己經過研究生命的起源得到啟示,後來只有他壹個人活了下來。科維努斯的後代壹***有3位,不幸的是3位中的壹位被染過病毒的蝙蝠咬傷,另壹個被染了病毒的狼咬傷,只有壹位是完整的作為人的形態活了下來,他的兩個兄弟由於染上病毒產生變異,壹位成為吸血鬼的始祖,另壹位成為狼人的始祖。從此狼人和吸血鬼便在歐洲流傳開來。 狼人傳說 “即便壹個心地純潔的人,壹個不忘在夜間祈禱的人,也難免在烏頭草盛開的月圓之夜變身為狼。” 近半個世紀以來,狼人無疑已經成為西方神秘文化中最熱門的話題之壹,這種怪物平時從外表看與常人並無不同,但壹到月圓之夜就會變身為狼。其實,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裏都有關於人變為野獸的神話傳說,中國有狐妖,非洲有獅人,秘魯有豹人,印度有虎妖這些野獸在當地人眼裏都是令人生畏的;而歐洲人對於狼有著特別的恐懼,這種恐懼起源於北歐和東南歐的壹些民間傳說,在這些地方,狼被視為致命的野獸,尤其對於窮人來說。 “Werewolf”是古薩克森語“wer”(義為“人”)和“wolf”(義為“狼”)的結合詞,之所以把“人”放在前面,把“狼”放在後面,是因為狼人的變形過程是由人至狼,而在《柏德之門2》裏有壹種怪物則正好相反,它們的變形過程是由狼至人,因此被稱為“Wolfwere”。希臘神話中的狼人被稱為“Lycanthrope”,其中“Lykos”是“狼”的意思,“ Anthropos”是“人”的意思。相傳萊卡翁(Lycaon)是阿卡迪亞(古希臘山地牧區,以境內居民生活淳樸與寧靜著稱,後來成為“世外桃源”的代名詞)的國王,擁有許多妻子、五十個兒子和壹個名叫卡裏斯托的女兒,有的故事說萊卡翁是壹個殘暴的國王,有的故事說萊卡翁是個好國王,但他的兒子們卻不敬神,總之,宙斯在前往阿卡迪亞的時候因其招待不周而大為光火,遂將萊卡翁變為壹匹狼。“Lycanthrope”這個單詞用在醫學方面 表示“變狼狂患者”,指那些臆想自己為狼的心理病人。 阿卡迪亞人在十八世紀遭到放逐,此後移居美國,居住在阿拉巴馬南部和密西西比東南部,混有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的血統,他們將狼人稱為“Loup-garou”。 盡管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狼人的神話傳說,但這壹主題在文學藝術方面卻沒有太大的成就,不像吸血鬼那樣有壹部《吸血鬼伯爵德古拉》作為現代吸血鬼的奠基石(見Vampire),唯壹值得稱道的是蓋爾·恩多萊寫於1933年的壹本名為《巴黎狼人》的小說。 狼人傳說 希臘人觀念裏的活屍,從十壹世紀產生了變化。從詞源上講VRYKOLAKAS這詞來自斯拉夫語,意思是狼人。所以在當時的巴爾幹半島和喀爾巴阡山,人們用同壹個詞來指對人無害的僵屍和危險的狼人。例如公元1216年10月19日,英格蘭國王約翰·雷克蘭被壹名僧侶下毒,最後不治死亡。據信這毒藥中包含了狼頭草,亦即是中毒者將會化身成狼人。不久之後人們聽見他的墓穴中傳來了各種各樣的嚎叫聲,恐懼的居民們將屍體拖出任其腐爛。但是不久之後,就有人聲稱看見化為狼人的國王在森林之中遊走。 十五世紀的匈牙利國王也是後來神聖羅馬帝國日耳曼王朝的首領西吉斯蒙德,在1414年的大公會議上,促使教會正式承認了狼人的存在。到了十六世紀,狼人的傳說已經遍布了整個歐洲,羅馬教庭於是決定展開壹次官方調查,從1520年到十七世紀中葉,歐洲的變狼妄想患者就發現了約有數萬病例,人數最多的是法國,以及東歐的塞爾維亞、波希米亞和匈牙利。關於狼人的傳說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至於狼人有人的外型但可以變成狼的迷信則要追溯到中世紀的神鬼學。 到了中世紀初,歐洲人便已對狼人不再陌生。當時的羅馬宗教裁判所認為猶太人、新教徒、巫婆、狼人都是異教徒。在這些異教徒魔鬼中,狼人被認為是最危險的,因為他們曾是人類,所以特別痛恨其他正常人類,他們的主要獵物和食物就是身邊的人類以及他們的家畜。由於狼人及其兇暴,所以遭到它們襲擊的受害者往往肢體破壞嚴重。在教會的官方裁決指引下,人們對狼人這種怪物的恐懼發展到歇斯底裏的地步:成千上萬人被屈打成招承認自己的罪行,這些“罪人”認罪後通常會被判處火刑。在十六世紀,僅在法國就大約有三萬人被認定為狼人或吸血鬼而被活活燒死。當時人們認為狼人很容易辨認,它們的眉毛連在壹起、手掌多毛,以及它們的個性都非常孤僻,像個隱士等等。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歐洲社會中相貌異常的遺傳病患者、對陽光特別敏感的白化癥病人和壹些迷失的、被拋棄的和被動物收養的野孩子都成了教會殘暴政策的犧牲品。 迷信愈演愈烈,到了十七世紀末期關於狼人的流言傳播開來,說狼人死後會變成了吸人血的僵屍。壹時間在西裏西亞、波希米亞、波蘭、匈牙利、摩爾多唯亞以及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都相繼出現了關於吸血鬼及其受害者的傳聞。至此在希臘傳統迷信中對於人無害的“活屍”已經變成了嗜血的惡魔了。當時歐洲人還沒有發明“吸血鬼”這個詞,每個國家都用自己能想到的特有詞匯來命名這種魔幻動物。吸血鬼事件在各地也引起了強烈的回響,連在西歐的巴黎也議論紛紛。在法國深受宮廷賞識的雜誌《優雅信使》,在1694年發行的十月號還為此出了專刊。直到十七世紀末,“吸血鬼”這名稱還是不能約定俗成的名詞,但在東歐各國有關吸血鬼的迷信已經儼然成為了壹種社會現象。不過這種大恐慌只是由壹些謠傳所引起的,沒有見到任何正式的文字記載,要到十八世紀初才有結集出版的文獻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