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了。他是林家的長女,她的名字是林老太爺取得,來源於《詩·大雅·思齊》:
林家是書香世家,林老太爺是光緒年間的進士。她的父親林長民也翻譯過《西方東侵史》,也是《譯林》月刊的創始人之壹。所以從小林家就對林徽因進行教育培養,讓她讀書,送她出國留學。
林徽音改名林徽因是20世紀30年代的事情了。當時她經常有作品發表在《詩刊》上,沒想到當時也有壹名作者叫林微音,報刊經常把他們的名字混淆。於是林徽因改了自己的名字。
“ 我倒不怕別人把我的作品當成他的作品,我只怕別人把他的作品當成了我的 。”林徽因說。此後,林徽音正式改名為林徽因。
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是林長民原配。家裏開了個小作坊,可惜她大字不識,而且還不會女工,脾氣也很急躁。是壹個極其無能又沒有耐性的女人。她的父親和母親關系很不好,經常經常吵架。她的脾氣喜怒無常,經常傷害年幼的林徽因。林長民在林徽因九歲的時候娶了二太太程桂林。都說父母的婚戀嚴重影響著子女,林徽因也不外如是。
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在《倏忽人間四月天》中這樣理解他的母親:
1920年4月,隨父親遊歷歐洲學習,在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築師影響,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誌向。在此期間,她還結識了父親的弟子詩人徐誌摩,徐誌摩對她壹見傾心,林徽因出眾的才華與美麗深深地吸引徐誌摩,從而展開猛烈的追求。為林徽因寫過很多情詩。當時徐誌摩已是壹個兩歲孩子的父親,為了與林徽因在壹起,甚至向發妻張幼儀提出了離婚。
可能因為從小家庭的生長環境和母親的遭遇,她並沒有選擇徐誌摩。情場不順的徐誌摩遇到了婚姻不順的陸小曼,電光火石般他們倆迅速在壹起了。林徽因沒有選擇徐誌摩反而選擇了和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去往美國學習建築學並走到了壹起。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梁思成的姐夫任總領事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新婚之夜,梁思成曾問林徽因: “有壹句話,我只問這壹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麽是我?” 林徽因答: “答案很長,我得用壹生去回答妳,準備好聽我了嗎?”
愛情,有時候是不需要理由的,也沒有理由,只是因為愛了。
林徽因與梁思成 他們不只是夫妻,還是工作上的夥伴,生活中的知己。有生之年,欣喜相逢。 他們彼此能夠遇到,是他們壹生的幸運。
1928年8月,夫妻偕同回國,壹起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系。閑暇時光他們夫婦也會聚集壹些朋友,學者到家裏拜訪交流,這就是:“太太的客廳”。比如金嶽霖,胡適,沈從文,蕭乾,陳從周,徐誌摩等等。
林徽因的才華學貫中西,才華橫溢讓很多男人都自愧不如。她的丈夫梁思成曾評價過她:
另外壹個男人金嶽霖,愛了林徽因壹生。為了她終身未娶, 壹生摯愛,壹世等待 。他是在林徽因、梁思成的家庭文化沙龍聚會中相識,第壹次見面金嶽霖便被林徽因的才華橫溢和秀麗容貌所吸引,後來便成了梁家文化沙龍座上常客。金嶽霖和林徽因他們文化背景相同,誌趣相投,長期以來,壹直是毗鄰而居。金嶽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贊羨至極,十分呵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壹直把他當成大哥來看待。
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很多古建築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國的認識,從此加以保護。比如像河北趙州大石橋、五臺山佛光寺等等。因為精通建築,林徽因還參與國徽設計和參與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等。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1937年夏,七七事變”爆發,她被迫中斷野外調查工作,不久,北平淪陷,林徽因帶領全家輾轉逃難到昆明。1940年,她隨梁思成的工作單位搬遷到四川宜賓附近的李莊,住在低矮破舊的農舍裏。
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她肺病復發。在病榻上,她為寫《中國建築史》搜集資料,經常工作到深夜。抗戰勝利後,林徽因全家於1946年8月回到北平居住。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於同仁醫院,享年51歲。林徽因的去世,梁思成悲痛不已,傷心欲絕。在追悼會上,金嶽霖為她寫“ 壹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的著名挽聯。這位傳奇,美貌,才華橫溢的女子走完了她坎坷的壹生。
十七年後,梁思成亦追隨。
上篇:陸小曼與徐誌摩:這壹生最貪戀的,只不過是妳溫柔指尖的壹寸溫暖
下篇:董竹君與夏之時:她是風華絕代的青樓女子,他是壯誌淩雲的少將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