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麽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活動目標:
1、體會歌曲天真美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麗。
2、熟悉旋律,用優美的聲音學唱歌曲《蒲公英》。
3、通過認識蒲公英,唱蒲公英,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感受美,創造美。
4、在藝術學習中陶冶孩子的心靈。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6、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活動重難點:
用優美的聲音學唱歌曲《蒲公英》。
體會歌曲天真的性質,感受春天的美麗。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錄音機。
2、蒲公英的圖片。
活動過程:
壹、導入
復習歌曲《春雨沙沙》
要求:用不同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春雨的美景。
過渡語:春姑娘帶來了春雨,讓種子們發芽了,喝足了雨水的種子慢慢地長大,變成了壹朵可愛漂亮的花,是什麽花?(教師出示蒲公英)
關鍵提問:
蒲公英花是什麽樣子的?吹壹吹後有什麽變化?
小結:蒲公英花被風壹吹就像打著小傘壹樣飛起來。
過度語:蒲公英被風吹起了以後可美了,小朋友都很喜歡它,我們壹起來感受壹下吧。
二、欣賞歌曲
1、幼兒完整欣賞壹遍。
關鍵提問:
聽完以後,妳覺得這是壹首怎樣的歌曲?歡快的還是優美的?妳的感覺是怎麽樣?
小結:這是壹首很優美的歌曲,聽了以後覺得很舒服很開心。
過度語:這麽好聽的歌曲,到底唱了什麽呢,我們再來聽壹聽。
2、理解歌詞
關鍵提問:
春風吹來,蒲公英往哪裏飛?(往前飛飛)
蒲公英飛的時候像什麽?(小傘)打著小傘去幹什麽?(去旅行)
誰在後邊追?(小朋友)
教師根據歌詞總結演唱,並出示圖譜,幼兒嘗試跟唱。
過度語:聽完歌曲妳們覺得美不美啊,那麽美的歌曲,我們唱得也要美壹點。
關鍵提問:
被春風吹了的小傘,飛起來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慢慢的)
小結:被風吹後,蒲公英的小傘是慢慢飛向遠方,所以在唱飛-飛-的時候要慢壹點柔壹點。我們壹起試試看。
關鍵提問:
小朋友在後面追,越追越近還是越追越遠?
小結:小朋友越追越遠了,所以在唱“追呀追呀追追追”的時候聲音越來越小,就好像小朋友越來越遠快看不見了壹樣。我們壹起試試看。
3、完整演唱
幼兒跟唱歌曲,要求聲音優美,能做適當的輕響處理。
分組演唱,妹妹壹組,弟弟壹組。
三、表演
請幾個幼兒圍城壹個圈,跟著老師做動作,其他幼兒在座位上演唱。
活動延伸:
讓爸爸媽媽帶我們去野外欣賞蒲公英。親身感受與他們零距離接觸。
活動反思: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以歌唱、表演為中心,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孩子對此活動興趣相當高,而且對蒲公英形態變化也十分明了,孩子壹看便知,音樂的選擇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長變化,孩子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在活動中幼兒可以體驗和同伴合作的快樂,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合作對他們來說好像很難,多通過活動培養他們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於他們以後的成長。
小百科: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壹: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清明》
壹、設計思路
詩歌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在幼兒園課程中不乏詩歌教學,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詩歌中的內容,是否能真正體會詩歌的意境,不得而知。於是我們班從壹開學就讓他們接觸古詩詞,幼兒對年代久遠,與他們生活毫無關系的古詩詞從壹無所知到饒有興趣。慢慢的我開始嘗試將語言教育與音樂教育融合在壹起,讓幼兒隨著音樂吟誦了古詩詞,使幼兒大膽地,富有創造性地表現自我的認識與想像。本次教學活動利用我國的傳統節日加上音樂的力量,使幼兒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清明》所帶給我們的意境。
二、重難點分析
幼兒在體會古詩詞的意境方面是最困難的,他們往往能流利地背誦出古詩詞,卻講不出詩歌裏面表達的是什麽事情,更無法體會詩歌的意境。在進行教學前,我發現我班絕大多數的小朋友都能背誦這首詩歌,但他們對詩中描繪的意境及所傳達的情感壹無所知。於是,我首先讓孩子欣賞音樂、感受音樂,體會其中的情緒;另外,通過運用圖畫和配樂講故事的方式將詩詞的創作背景、詩詞大意表現出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意境。
三、活動方案
(壹)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作品。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願意與同伴壹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二)活動準備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並對清明節有壹定的認識。材料準備:《清明》圖片,音樂,紙,顏料等
(三)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妳們知道古詩裏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麽樣的情感?
(評:古詩對幼兒來說是比較難以領會的,因此我決定用音樂,動作來幫助幼兒更好的體會古詩的含義)
2.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評:在第壹個環節中大部分使用聽覺幫助幼兒理解,而在這個環節中我追加了視覺,運用圖片幫助幼兒,更上壹層樓。)
(2)教師再次示範朗誦歌詞,並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評:穩定的節奏幫助幼兒穩,準地熟悉古詩。)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註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評:以不同的方式幫助幼兒重復學習,記住古詩)
(5)幼兒跟著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理解繪制圖畫
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評:這個環節是自主性比較強的,希望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意願,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4.交流欣賞
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活動目標
1、在引導幼兒用肢體表達刷子特征的過程中,進壹步體驗音樂活動的愉悅。
2、在聆聽不同樂曲性質的過程中,提升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刷子、音樂。
活動過程
壹、熱身活動,教師與幼兒***同跳“我愛洗澡”
二、開刷子舞會,幼兒學習用各種動作表現刷子的特征。
1、出示刷子,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玩刷子。
“告訴妳們壹個好消息哎,今天我的洗刷刷專賣店開業了,店裏面專門賣各種各樣的刷子,歡迎大家來參觀。”
2、幼兒玩刷子。
3、討論刷子的用途,學習用刷子的動作。
幼兒回答問題並做出動作。
三、通過小鍋刷與雨刷的不同音樂的體驗,幼兒感受音樂節奏的快與慢。
1、教師隨三拍子音樂做小鍋刷轉圈動作。
2、幼兒猜老師表演的是哪壹種刷子,並展示動作。
3、幼兒隨音樂來舞蹈。“妳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轉圈圈。”
4、幼兒嘗試正反轉圈。
5、“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刷子呢?”“妳知道小雨刷是怎麽工作的嗎?”幼兒編雨刷的動作,並集體學習。
6、幼兒隨喜刷刷的'音樂表演小雨刷的動作。
7、請個別動作較好的幼兒上來表演。
8、比較不同“這個洗刷刷的音樂跟我們剛才聽的小鍋刷的音樂壹樣嗎?有什麽不壹樣?
四、刷子寶寶找朋友與客人老師壹起舞蹈。
“刷子寶寶很能幹,也很願意幫助別人,現在請刷子寶寶去找妳的好,朋友,兩個好朋友在壹起,互相刷,看哪個刷子寶寶跳得最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嘗試辨識反復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呦”,並運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x xx x │ x -│”。
重難點:
辨識反復出現的固定樂句,並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x xx x │ x -│。
準備:
1、人手壹塊紗巾,音樂、錄音機。
2、圖譜壹份。
過程:
壹、 初步感受樂曲。
(教師和幼兒在腰上系壹塊紗巾聽兔跳音樂入場。)
1、聽音樂,找樂句。
①欣賞樂曲(接入場音樂後),教師隨音樂節奏輕微擺動身體,當出現“咿呀咿呀呦”的樂句時,教師與幼兒目光交流。
師:呀,剛才這個音樂裏只有壹句歌詞,妳們聽出來了嗎?
師:妳們的耳朵真靈。我們壹起來和它打個招呼吧! “咿呀咿呀呦”好~!
②再次欣賞音樂。
師:呵呵,這個“咿呀咿呀呦”有點調皮,有時會出來和我們打招呼,有時我們等它好久都不出來。讓我們仔細聽壹聽,它到底在哪裏?
(聽音樂在“咿呀咿呀呦”處,拍手練習節奏)
2、看圖譜,學習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
①出示圖譜,學習節奏。
師:寶寶們,瞧,媽媽買了什麽好吃的?(出示圖譜)今天來了那麽多的客人老師,我們就燒好吃的蘿蔔招待她們吧。我們先來準備準備。
(引導幼兒用“洗壹洗”、“切壹切”、“炒壹炒”、“吃壹吃”的方式練習節奏。)
②用肢體動作表現固定樂句。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把菜做出來吧。(跟音樂完整練習壹遍)
師:咕嚕咕嚕,什麽聲音,原來是媽媽的肚子餓了,寶寶們呢?我們也給自己燒壹盤好吃的蘿蔔吧。(跟音樂再次練習壹遍)
二、 表現固定樂句的節奏。
1、聽音樂,在固定樂句出現時,用來回拉動紗巾表現鋸木頭的情景。
①學習“鋸木頭”的動作。
師:今天好開心啊,可是媽媽有個難題,冬天到了,北方爺爺吹得我都冷死了。媽媽想去鋸些木頭取取暖,可是我壹個人還不夠呀,大家壹起來好嗎?(幼:好)(教師將紗巾拉直,帶領幼兒去“森林”。)
師:森林到了,讓我們壹起鋸木頭吧。(隨音樂自由表演)
師:妳是怎麽鋸的,鋸在什麽地方?(引導幼兒學習動作)
師:看媽媽是怎樣把這棵大樹完全鋸下來的。(教師完整表演壹遍)
2、幼兒隨音樂與客人老師合作表演。
①幼兒找“大樹”隨音樂合作表演。
師:媽媽請寶寶們,帶上小鋸子,去找壹位客人老師做大樹吧。(合作遊戲壹遍)
②教師簡單小結遊戲。
三、結束活動。
師:木頭鋸好了,小動物們還等著我們去幫忙呢,來,我們壹起把木頭搬回去吧!(帶幼兒做搬木頭的動作,在“咿呀咿呀呦”處有節奏地跺腳出活動室。)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活動目標:
1.穩定入院情緒。
2.2.學唱簡單的歌曲。
重點難點:
學唱簡單的歌曲。
活動準備:
1.CD《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活動過程:
壹、邊哼歌曲,便伴隨歌曲做運動,吸引寶寶的註意。
二、朗誦歌詞請寶寶欣賞,並根據歌詞內容對寶寶進行提問。
師:歌裏都有誰啊他們為什麽這麽高興呀?
三、鼓勵寶寶跟著老師壹起學唱歌,並示範壹些簡單的動作。
1.鼓勵寶寶模仿簡單的動作。
2.針對個別情緒不穩定的寶寶,老師可以走近並帶動寶寶壹起唱歌。
3.寶寶熟悉歌曲後,播放CD,請寶寶壹起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