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詩歌講求押韻,在詩詞中,押韻的字就被稱之為韻腳,相反,不押韻的字,就被稱之為白腳。在寫格律詩的時候,因為格律詩分為絕句和律詩,講求平仄,韻腳都是平聲字,那麽,仄聲字就都被稱之為白腳。在中古漢語裏,包含了?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到了現代漢語,入聲不復存在,並入了仄聲字的音平、陽平中,換句話說,仄聲字中就包含了入聲字,因此,入聲字是可以做白腳的。
首先,是格律詩中白腳的具體定義。前文說過,格律詩裏講求的押韻,韻腳為平聲,白腳為仄聲,因此,根據壹首詩的起收方式,就可以準確的知道它的那壹句的那個字是白腳。例如,假設壹首律絕是平起仄收的格式,那麽,它的第壹、三兩句的尾字,就是這首詩的白腳,而再假設壹首律絕是平起平收的格式,那麽,這首詩的白腳就只有壹個字,就是第三句詩的最後壹個字。
其次,格律詩中入聲字作白腳分兩種情況。第壹種,是在平水韻的創作中,入聲字作白腳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在平水韻中,韻部已經將入聲劃分入仄聲中,格律詩押韻的韻腳都是平聲字,白腳都是仄聲字,隨著古代漢語進化到現代漢語的過程中,入聲消失並入仄聲中,入聲字自然而然就成了仄聲字的壹部分,那麽它作白腳也就很正常了。第二種,就是在新韻的創作中,因為入聲字的發音發生了變化,就需要進壹步註意壹下它是否劃入了平聲,如果劃入了平聲,自然就不能用了。
由此可見,入聲字能否作白腳,是要視情況而定的,在平水韻的創作中,入聲字作韻腳是完全沒問題的,而在新韻的創作中,就需要多做區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