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9.04集備議題:科學建構、深入交流——記第三次集備

9.04集備議題:科學建構、深入交流——記第三次集備

集備議題壹:我們怎樣給學生講古詩?

由於假期中學生均已將古詩會背,那麽我們的第壹單元,就先從第四課的古詩開始。?第四課的四首古詩都是以寫景抒情為主的詩歌,初中階段,特別是初壹學生,壹般要求是,學生能對寫景的畫面進行描述,表寫出抒發了什麽感情即可。不需要在詩歌的藝術手法、藝術特點、意象意境等方面做太深入的鑒賞指導。

但初壹新生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怎樣引導他們將古詩中的畫面轉化用自己的語言形成畫面,這個過程是非常困難的,這裏面會有三個環節需要研究:

詩歌語言畫面——學生頭腦形象畫面——學生筆下描述畫面

? 第壹是,詩歌語言畫面,這就是文本的理解與解讀。比如生字詞的準確理解問題,字面意思的理解問題。這個要靠課堂上反復強調,要引導學生真正理解文句中的具體字詞。但這樣仍然不等於學生能做到描述文句畫面內容;學生還要在頭腦中能夠形成畫面,有了畫面,才算是對理解又深入了壹步。

第二是,頭腦中形成畫面,引導學生形成聯想想象。在理解了字面意思的基礎上,不只要了解情感、了解整體氛圍,了解具體情景,然後借助反復誦讀,有感情的朗誦吟詠,學生才有可能在頭腦中形成具體形象的畫面。如同身臨其境,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有感覺,但這樣仍然不等於學生能用語言文字描述出文句中的內容畫面,只能是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引發他們與詩境***鳴,這為他們最終用自己的語言更好地描述打下基礎。

第三是,語言組織,形成自己筆下描述的畫面文字,並且要能保持古詩中意境內涵的壹致性。這是質的飛躍。學生必須有壹定的語言組織能力,才有可能將頭腦中形成的畫面,轉述成文字,進行準確生動的表達。語言的組織能力如何訓練?

語言的組織,壹是源於詞匯的積累,二是源於頭腦中畫面是否具體;三是源於思路是否清晰,而思路源於結構,結構清晰了,表達自然就順暢了,結構的清晰又源於角度,從哪個角度入手清晰了,自然思路也就清晰了,結構也就明朗了。從寫景古詩句的轉述來看,要弄清主語、謂語、賓語,要弄清句子的表達對象。

比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1、字面意思,字詞解讀:東,向東,東面;臨,登臨,到達,登上。碣石,山名,在河北秦皇島西北,登臨山頂,應可以遠遠看到渤海。還要註意,此句寫的對象是人——曹操,平定北方戰亂,此時胸懷天下,雄心勃勃。秋天。

2、情景想象,形成頭腦畫面:學生對此句在頭腦中形成的畫面,應該不會有困難,但是如果形成具體清晰的畫面,需要引導,如獨立山石胸懷天下的曹操、蕭瑟的秋風、山下茂密的叢林,眼前浩瀚壯闊的大海,海中高高聳立的海島,這幅畫面中有哪些元素,如果不引導,學生的形象思維會是很難完整和細膩的。

3、轉化成自己的語言文字,準確地反映詩句中的畫面及畫面中人物的情感。明確人物,什麽樣的人物,明確景物,什麽樣的景物,組織語言,要表達順暢,這需要反復訓練。

集備議題二:我們怎樣引導學生不怕寫作?

作家所有優秀的寫景文字,首先建立在感官的運用上,我們提出“六根”作文法。

即借助眼耳鼻舌身意(心)6種感知世界的生理功能,而生發出的認知與判斷,即所見、所聞、所味、所觸、所行、所做、所思、所感,並基於此而進行細致而深入的描述。對於初中生而言,首先要訓練的是其觀察能力,由觀察能力而形成的寫作,即由視覺、聽覺而形成的非虛構性寫作。

將所見所聞,進行如實地記述,引導學生記錄真實的生活。

很多孩子對寫作有恐懼心理,有排斥心裏,壹個根本原因是,他們要去瞎編內容,那麽現在只讓他們記寫真實的、正在經歷的生活。只是要引導他們學會觀察,依循所察去表達。

寫作的過程,就是壹個將所見所聞轉化成文字的過程。這種轉化過程的意義就是,記錄自己的生活,為自己的生活留下文字記憶。所以,寫作,我倡導非虛構。而非虛構寫作,就是要用“六根”去觀察。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六根未生,或未發達,所以才會那麽沒心沒肺,無憂無慮,快快樂樂,沒有多少煩惱。正因為六根未開,對世界對生活對自然的感知還很粗淺,還很麻木,還沒有感受出或者還沒有意識到以至於還沒有沈浸於生活色彩的豐富,聲音的玄妙、味道的多變、觸覺的迷人、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種種判斷與分別的滋味,他們還處於原生態的“六根清凈”中,當然無法去用自己的語言文字來描繪生活的復雜與多變、自然的美好與奇妙、心靈的波動與感悟。

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開發、激活其“六根”的過程,也是壹個讓他們對世界、對生活、對人生開始迷戀、癡迷、喜愛同時也產生種種煩惱、焦慮、痛苦、糾結的過程。

寫作,就在這個時候,美妙地發生了。

說得再直白些,就是充分調動孩子們的視覺、聽覺、臭覺、觸覺等等感官,從色彩、光澤、聲音、質地、味道、遠近、高低、虛實、動靜、內外、冷暖等角度,有層次、有條理地描繪事物、抒寫心理。

即 讓六根生六識,讓六識生文字,讓文字生蓮花,花因心音開,美文自然來。

集備議題三:我們怎樣開展《西遊記》整本書閱讀?

整本書名著閱讀是國家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日常考試的重要內容,更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主要途徑,本學期以《西遊記》整本書閱讀為主,***分五個階段,四張導讀表,逐步引導學生由略讀向精讀轉化,由粗知大略到精讀語言轉化,同時不斷積累好詞好句,做好摘抄引導。

? 基本要求:

? 凡閱讀必梳理,凡閱讀必摘錄,凡閱讀必概括、凡閱讀必分享、凡閱讀必感悟。

分步驟,漸深入,先故事,再人物,先有趣(情節),再有味(語言)。先大略,再精讀,先略懂,再質疑。

? 閱讀過程:

第壹階段: 以暑假為依托,進行《西遊記》初步閱讀安排。

? 1、提出明確要求,制定詳細方案。

?(1)要求閱讀原版《西遊記》,雖然有壹定的語言閱讀障礙,但原版文字的典雅、優美是刪減版無法替代的,且初中年齡的學生完全可以略讀大意並能體會其中趣味,自《西遊記》作品流行社會以來,它壹直都是中國數百年來少年兒童基本喜愛的閱讀名著之壹,有讀不懂之處完全正常。其著作自身的趣味性是根本無法掩飾的,而在趣味的帶動下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會感受到其語言的魅力。

?(2)對學生要求的整本書閱讀,畢竟不同於日常消遣性的閱讀,其本身是壹種學習任務的安排,是壹種校園基本課程,所以對學生的閱讀必須提出壹定的學習要求,比如人物梳理、情節概括、語段摘抄、思考探究等等。這些基於語文學科閱讀特性的閱讀要求、學習要求,必須非常明確地要求給學生。

?(3)作業方案如下:

?簡略通讀全書,依據章節目錄名稱,結合章節內容,寫出各章節主要人物,並簡要敘述本章節主要事件及簡要解釋章節題目含義。可繪制表格《<西遊記>章回內容閱讀簡表》:章回序號,章回標題;主要人物;章節主要事件。(不少於30章節)

? 2、巧妙設置指導,激發學生興趣

(1)閱讀名著,更要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閱讀興趣,讀書本身就是快樂的,是有趣味的,但常常因為老師的任務要求而變得沒有趣味,甚至會變得讓學生厭煩,即要兼顧學生閱讀興趣,當然也要體現學習思考的嚴謹性與嚴肅性,畢竟閱讀不是娛樂消遣。

?(2)興趣指導如下:

? A、假如《西遊記》中的人物是妳的同學,妳最想和哪壹些人物做朋友?為什麽?請寫壹則交友說明,不少於400字。

? B、和家人壹起分角色讀誦自己喜歡的壹個章節內容,拍攝成視頻,朗讀時要讀出人物語氣與表情。開學後將視頻交給老師。

? 3、課堂交流分享,教師總結指導。

4、依時收交批閱,表彰展示優秀。

及時收交學生閱讀作業,並各班對作業認真的同學進行大力表彰,以進壹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並將名單發到家長群,進壹步表揚,通過家長再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展示優秀作品。

(1)“雅園話西遊,讀書覓瓊華”——《西遊記》章回人物故事梳理優秀作品展。

(2)與西遊交友,與名著同行——“西遊人物交友說明”(假如西遊人物是我的同學)作品展。

?第二階段:以開學第壹個月為期,提出語言積累要求

1、總體安排:

計劃本學期第壹個月,改進閱讀梳理表(導讀表),完成31~50回,梳理內容為:章回標題、主要人物、人物性格特征、章節事件概括、章節好詞好句摘抄。並進行至少壹節分享課程,分享對好詞好句的理解。制樣表參考如下,註意不提倡學生用電腦打印,基礎教育階段仍以學生手寫為主,可打印表格:

? 《西遊記》閱讀章回梳理表(樣表)

閱讀日期閱讀時長

章回序號章回標題

主要人物

人物性格

主要事件

好詞好句摘評

?2、分享課程展示

3、優秀作品展示

集備議題五:我們怎樣重視練字

?為了使練字活動更好地持續下去,我們很有必要把練字活動設置成校本課程,進而形成學校的書法社團。計劃分以下幾個階段開展:

第壹階段:

1、?組織首屆硬筆書法比賽活動,初步了解學生書寫情況。(類似書寫訓練月考)

2、組織學生人人配置硬筆書法字帖及米字格書法本,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書法訓練檔案追蹤文件包,將自己每周、每月的書法訓練練習成果進行整理,前後對比。

3、依學校時間安排,每周壹三五晚定時20分鐘書寫練習。

4、各班依首屆書法比賽活動,聘選兩名書法小導師,負責指導、督促、示範晚20分鐘書寫訓練

5、語文教師在語文生字詞課或語文課前3分鐘,進行書法訓練指導與示範

6、每周收交壹次書法作業批閱檢查與評比。

7、每日書寫訓練從部首開始,壹天訓練壹個部首,壹天寫好壹個字。

8、舉辦第壹屆書法展(雅園書墨勁,萌新筆意香)。

? 第二階段:

1、?組織第二屆硬筆書法比賽活動,繼續營造人人練好字的氛圍。組織評選與展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2、?擬約請區市書法協會會長等校外書法知名人士來校做義務指導教師,利用社會資源,豐富校園特色課程。每月壹次。

3、繼續有針對性地進行部首、結構等書法訓練

4、?繼續培養書法小導師的書法訓練指導工作,充分發揮學生帶動學生的作用。

5、梳理兩個月來的書法指導課程的進程,形成文案。

A、比賽方案與比賽

B、每晚訓練序列

C、課堂教師引領序列

D、書法小導師指導序列

E、作業批改檢查序列

F、邀請校外專家義務授課序列?

?第三階段:

1、?組織第三屆書法比賽與評比展出。(類似書法月考測試)

2、?組織第二次校外專家書法授課,授課對像主要是書法小導師。

3、不斷完善書法訓練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