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註釋
這首詩是劉禹錫在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歲暮,從和州返回洛陽,途經揚州與白居易相會時所作。
酬:這裏是以詩相答的意思。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使君:稱刺史。
巴山楚水:指四川和兩湖壹帶。劉禹錫先後被貶到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屬巴國,其它地方大都屬楚國。
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永貞革新失敗後劉禹錫被貶官為連州刺史到寫此詩時,前後***二十二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
棄置:拋棄。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因寫此賦追念他。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翻:副詞,反而。
爛柯人:傳說晉人王質進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片刻,童子問王質為何不去,王質才驚悟過來,見斧柄已經腐爛。回到家鄉,已歷百年,無人相識(見《述異記》)。劉禹錫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
歌壹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壹詩。
長(zhǎng):增長,振作。
譯文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地。
在巴山楚水這個淒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懷念故友徒然吟誦《思舊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沈船的旁邊正有千帆駛過,病樹的前頭卻是萬木爭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今天聽了妳為我吟誦《醉贈劉二十八使君》,暫且借這壹杯美酒振奮精神。
體裁
七言律詩
格律
本作的韻腳是:十壹真;可"十壹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押。
背景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返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醉贈劉十八使君》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劉禹錫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他。
賞析
劉禹錫這首酬答詩,接過白詩的話頭,著重抒寫這特定環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贈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的遭遇無限感慨,最後兩句說:“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壹方面感嘆劉禹錫的不幸命運,另壹方面又稱贊了劉禹錫的才氣與名望。大意是說:妳該當遭到不幸,誰叫妳的才名那麽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過分了。這兩句詩,在同情之中又包含著贊美,顯得十分委婉。因為白居易在詩的末尾說到二十三年,所以劉禹錫在詩的開頭就接著說:“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自己謫居在巴山楚水這荒涼的地區,算來已經二十三年了。壹來壹往,顯出朋友之間推心置腹的親切關系。
接著,詩人很自然地發出感慨道:“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後壹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後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白居易的贈詩中有“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這樣兩句,意思是說同輩的人都升遷了,只有妳在荒涼的地方寂寞地虛度了年華,頗為劉禹錫抱不平。對此,劉禹錫在酬詩中寫道:“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以沈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沈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沈,表現出豁達的襟懷。這兩句詩意又和白詩“命壓人頭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應,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詩高,意義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並沒有使他消沈頹唐。正象他在另外的詩裏所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並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正因為“沈舟”這壹聯詩突然振起,壹變前面傷感低沈的情調,尾聯便順勢而下,寫道:“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意思是說,今天聽了妳的詩歌不勝感慨,暫且借酒來振奮精神吧!劉禹錫在朋友的熱情關懷下,表示要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現出堅韌不拔的意誌。詩情起伏跌宕,沈郁中見豪放,是酬贈詩中優秀之作。
詩作中,劉禹錫首先緊承白詩末聯“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然後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悵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詩人於是推開壹步,沈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爭春。壹洗傷感低沈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末聯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勉,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誌和樂觀的精神。全詩感情真摯,沈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赤壁
杜 牧
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壹、譯詩:
赤壁的泥沙中,埋著壹枚未銹盡的斷戟。
我把它仔細磨洗,認出是三國的遺跡。
倘若當年,東風不將周瑜助,
那麽銅雀高臺春光深,
深鎖住,江東二喬,淪為曹公妾。
二、鑒賞:
這是壹首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容,大主題,但這大內容、大主題卻是通過"小物""小事"來顯示的。詩的開頭兩句由壹個小小的沈埋於沙中的"折戟",想到漢末分裂動亂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戰的風雲人物,後二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系起來,寫得具體、可感。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壹經,
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譯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
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
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裏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
我要留壹片愛國的丹心映照汗青。
賞析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後為誓死明誌而作。壹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於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壹首壹尾兩件事以概其餘。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從而扭轉局面。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我們從字裏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壹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壹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範圍。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蟬 本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壹種皓月當空、美人千裏、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壹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壹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詞上片寫望月奇思,幻想遊仙於月宮。下片寫賞月後的體司與希望。詞人視月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觀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領略人情之愛,達到物我交感,人月融壹的境界,體現了極富人情味的美好願望。從月亮的轉移變化,盈虧圓缺,聯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從而得出不應事事都求完美無缺的結論。全詞構思奇幻,豪放雋秀,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枋度和美好願望,格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優美,富於哲理,情感動人,而絕唱至今。
山坡羊
潼關懷古①
元·張養浩
峰巒②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③潼關路。望西都④,意躊躇⑤。
傷心秦漢經行處⑥,宮闕⑦萬間都做了土。興⑧,百姓苦;亡,百姓苦。
註 釋①山坡羊:元曲牌名。潼關:關口名,在今陜西省潼關縣東北。②峰巒:山峰和山巒。③山河表裏:指潼關地勢險要,外(表)有黃河,內(裏)有華山。④西都:指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⑤意躊躇:思緒起伏翻騰的意思,也指陷入了沈思的狀態。⑥經行處:經過的地方。⑦宮闕:泛指宮殿。⑧興:興盛,與下邊的“亡”(滅亡)相對,指封建社會的改朝換代。
賞析華山的峰巒相連,如四面八方聚攏而來,黃河的波濤洪流如雄獅怒吼,震地撼天,兇險的潼關要道就在華山黃河之間。遙望古都長安城,思緒萬千,心緒紛亂。經過秦漢遺址令人傷心萬千,無數宮殿都化作了廢墟和泥土。壹朝興起,百姓要受苦。壹朝滅亡,百姓還是受苦。
張養浩赴陜西途中登臨潼關古塞,懷古思今,寫下了這壹抒情名篇。前三句寫登臨潼關所見,由遠至近,既是寫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達了心中波瀾起伏的情感。“聚”和“怒”寫出了山河的動態與靈性,將山的雄偉與水的奔騰之勢勾勒出來,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傷今的悲憤傷感之情。“望西都”四句點題懷古,面對昔日帝都的遺址,作者展開充分的想像,突出了歷史的變遷。最後兩句壹語道破封建社會朝代興亡的本質。從歷史的變革中,從興亡的對比裏,作者把人民的悲慘命運揭示出來,既是歷史的概括,也是現實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內容。
這首散曲意蘊深邃,感情悲憤沈郁,雄渾蒼茫的景色、真摯深沈的情感和精辟的議論三者完美結合,使得全曲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山坡羊》是壹首懷古小令,抒發了作者的歷史興亡之感。起筆壹“聚”壹“怒”兩字,不但寫盡了潼關地勢的險峻,而且在“聚”和“怒”的動態意象中,暗含著壹幅千軍聚集、萬馬怒吼的朝代爭鬥的歷史畫卷。因此開頭三句可視為壹種歷史“空間”的制造和歷史“意象”的再現。於是“望西都”,引起懷古之興;“意躊躇”,陷入歷史的沈湎之中。群雄逐鹿,朝代叠替,霸秦強漢,轉眼焦土。接下來筆峰壹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給全文定下了基調,說出了作者要說的話。結句斬截有力
希望妳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