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怎樣介紹仿唐歌舞

怎樣介紹仿唐歌舞

仿唐樂舞

在我國古代有壹種被稱之為“樂”的表演藝術形式,這種融音樂、舞蹈、詩歌於壹體的藝術形式,其特色就是載歌載舞、聲情並茂,既可抒情,又可敘事,表現手段自由靈活,題材選擇比較廣泛,同時,又有較為強烈的審美感染效果。因此,從古到今深受我國人民群眾歡迎。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藝術家們本著弘揚民族文化的精神,深入挖掘民族音樂舞蹈的寶貴遺產,依據有關文字史料,以及古代遺存的壁畫、巖雕和墓室石刻中的舞蹈姿態,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進行了藝術再創造,從而展露出古代樂舞的風采。《仿唐樂舞》就是較早出現並受到廣泛好評的壹部。

這部樂舞由14段音樂、舞蹈組成。舞蹈部分有:《燃燈舞》、《觀鳥撲蟬》、《柘枝舞》、《劍器》、《白纻舞》、《面具金剛力士》、《踏搖娘》、《踏歌》等。整部作品既是壹個完整的藝術作品,各段又可獨立進行表演。演出采用唐宮梨園弟子向皇帝和各國使節、四方賓客呈現歌舞的方式,由“教場使”吟頌報幕來連接各段樂舞,形成壹個表演整體,展現出唐代多姿多彩的樂舞藝術精華。《觀鳥撲蟬》是編導將唐章懷太子墓室內壹幅表現宮女生活的壁畫《觀鳥撲蟬圖》,通過優美動人的舞蹈,揭示了三位身居深宮的少女,孤寂苦悶,身不由己的內心世界。《白纻舞》主要以長袖的造型和飛舞創造了典雅飄逸的少女舞蹈形象。面具舞蹈《金剛力士》全部運用打擊樂伴奏,節奏鮮明,氣氛熱烈,舞姿雄健有力,風格古樸渾厚。由於《仿唐樂舞》是80年代初最先出臺的新編仿古樂舞,所以受到藝術界、尤其是音樂舞蹈界的普遍關註。

唐樂舞〕演出的代表性節目:

1、《霓裳羽衣舞》 人數

8人,唐代最著名的舞蹈

2、《貴妃醉灑》 唐代代表

性的樂舞之壹

3、《荔枝香》 人數11人,

大型舞蹈

4、《柘枝舞》 唐代代表性

的樂舞之壹

5、《金剛力士》 唐代代表

性的樂舞之壹

6、《長生殿》 人數3人,

歌伴舞 7、 《春江花月夜》

8、 《龜茲舞》

9、 《秋思》

10、《長綢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