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宋代:蔣捷《虞美人·聽雨》
釋義: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壹線,西風中,壹只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簟色寒。——唐代:李白《長相思·其壹》
釋義:秋天蟋蟀常悲鳴,聲聲出自金井闌;薄霜淒淒送寒氣,竹席已覺生涼寒。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壹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五代:馮延巳《鵲踏枝·六曲闌幹偎碧樹》
釋義:然而,只幾天時間,已是物換景遷:迎風飄揚的柳絲籠罩在漫天飛舞的落絮中;紅艷艷的杏花,也經不住清明時節的紛紛細雨,眨眼間便萎謝雕零。我想在夢中排遣春愁,可濃睡中,卻被黃鶯的啼叫聲驚醒,美麗的夢中幻境,壹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唐代:李商隱《柳》
釋義:怎麽會到深秋的季節,已是夕陽斜照,秋蟬哀鳴的景象了。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宋代:李清照《憶秦娥·詠桐》
釋義:香火就要熄滅,酒也所剩無幾,這光景令人內心好不悲苦淒切。嚴酷蕭瑟的秋風,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飄落。梧桐落,就是那種不願見到的、壹片衰敗的景色,它是那麽叫人感到孤獨、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