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青山樓外樓,卻也是繁盛的寫照;八千裏路雲和月,分明是不屈的征程。
火藥、司南、活字印刷,改變了世界歷史的前進方向;文學、科學、程朱理學,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精神力量。
告訴妳壹個,妳所不知道的南宋。
浙江廣電集團出品,大型高清歷史人文紀錄片《南宋》,12月7日起每周壹22:00,浙江衛視華美映現。
第壹集《遙望中原》
分集導演:李立民、亦秋
杭州古城的有壹去處,名叫艮山門。艮山門無山,但卻有水,壹條與長街並行的大運河,連接著遙遠的北方。“艮山”二字,正契合著北宋都城壹個當年的園林景點:艮嶽。
南宋152年,奮起抗金,委屈求和,紹祚中興,相持抗元……直至厓山覆滅。上至廟堂下至市井,無不寄予著收復失地的虛願。倚靠在運河邊的艮山之門,遙想著當年的艮嶽之園;沈浸在無休的“西湖歌舞”之中,遙望著荒煙外許多城郭……
第二集《臨安夢華》
分集導演:丁曉嶸、相憶
150年偏安,立足農耕,勸進商業,使南宋壹朝漸成富強。都城臨安,皇城九裏、人口百萬、生活奢華。尤其在農業、手工業、教育、科技、對外貿易、城市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因為宋室南渡,南方正式成為中國古代經濟、文化、軍事的重心,其中許多延祚至今。南宋之後,南方對於北方的歷史性超越,成為定局。
第三集《詩詞流域》
分集導演:顧俊傑
從四言的《詩經》,走過楚辭的驛站、樂府的宅門,詩詞,走進了壹片風光旖旎的阡陌平疇。壹種被稱作“詞”的品類,鋪成了雲蒸霞蔚的天地。有了靖康之變的背景,南宋詩詞裏,又彌漫起了鐵馬金戈的軍武氣象,既有淩雲壯烈的義氣,又有邊塞詩歌的蒼茫。至此,中國的詞,才有了整體的陽剛之美。
第四集《宋畫江山》
分集導演:王欣
壹般藝術史區隔歷史繪畫都說某某朝代的繪畫,對於宋朝的繪畫,卻專門有壹個敬稱:叫做“宋畫。”南宋山水畫的創作主要不是著眼於高山大川的恢宏和博大,而轉向了物象本身的內在生命和意蘊。大大增強了南宋繪畫的概括性、含蓄性和象征性。這是中國審美的繪畫總結,也是今天中國人審美的源頭活水。
第五集《戲文南北》
分集導演:楊銘、左言彬
這壹臺生旦凈末醜,還是南宋的戲文,扮演的多是宋代的故事。
中國戲曲,由從北宋汴梁傳來的雜劇,由從溫州永嘉起源的南戲,匯聚臨安,南宋臨安成了中國戲曲的南北薈萃之地,也是中國戲曲的誕生之地。在中國此後的近800年間,戲曲作為民間最重要的文明傳承載體,生生不息。
第六集《發明時代》
分集導演:邱玨
中國四大發明的三項:活字印刷、火藥、指南針,誕生於宋朝,而其大規模的實際應用是在南宋。
南宋的農業、手工業、造船業、武器、醫藥、數學等近百項科技發明曾經領先世界數百年之先。
“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找壹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焦點在宋代,不管在應用科學方面或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李約瑟《中國的科學與文明》)。
第七集《回望未來》
分集導演:邱玨
有史學家認為,南宋的消亡標誌著古典意義中華文明的衰敗與隕落,他們悲嘆:“厓山之後,再無中國”。當然,這是杞人憂天。厓山之後,文化繼續,精神綿延,中華文明,開土拓疆。
南宋承傳北宋,並在科技、文化、制度上更有發展,影響中國乃至世界至今:印刷沖破西方中世紀宗教束縛、火藥炸碎騎士階層、指南針發現世界;理學文化、詩詞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宗教文化影響東亞和世界。
現代史學家陳寅恪說:“尚氣節而羞勢利,天水壹朝之文化,竟為我民族永遠之瑰寶;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