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生平簡介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生平簡介

孫思邈,京兆華原人,是唐代著名的醫藥學家,被後人譽為?藥王?。孫思邈還將他行醫的 經驗 、研究的成果記錄下來,寫成了《千金要方》壹書。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孫思邈的生平簡介

 孫思邈是唐朝初期的著名 醫學 家,後世尊其為?藥王?。孫思邈據說壽命很長,有人說他活了102歲,也有說他活了141歲的,所以許多人把他當神仙。孫思邈身處的年代是比較動亂的,隋唐末唐朝初。所以孫思邈隱居太白山,走遍深山老林了解中草藥,並通過研究醫書成為當時的?醫生?。

 孫思邈的出生日期從不同的史書上有不同的推斷,最早可推斷到公元515年,而最遲出生據紀曉嵐的《四庫全書》推斷孫思邈出生於公元581年。孫思邈出生的家庭背景已無從考證,但是從孫思邈廣讀醫書來看,貧窮人家應該不會有這麽好的條件。孫思邈精通百家,崇尚老莊之學和佛道,18歲的孫思邈就立誌學醫了,在20歲開始為鄉人治病。孫思邈曾壹邊行醫壹邊研究 中藥 ,中藥用完了會親自上峨眉、終南山等多地去采集中藥,並對各種病例進行臨床研究。孫思邈壹生淡泊名利在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期間都被朝廷所召,但是孫思邈都謝絕沒有前往。孫思邈晚年隱居在五臺山,專心著書,壹生作品很多,直到公元682年,孫思邈壽終正寢。

孫思邈的著作有哪些

 孫思邈的壹生作品據說達80余部,其中兩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孫思邈影響最大的作品,兩部巨著被合稱為《千金方》,被譽為我國最早的壹部 臨床醫學 書。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的第壹卷《大醫精誠》就是孫思邈認為的醫德,將從醫的精神具體化,是後來從醫者必讀的壹本醫德情操之書。

 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是壹部比較有醫學價值的著作,裏面記述了孫思邈的個人經驗和感悟。《千金要方》壹***30卷,第壹卷是總論,第1到4卷是 婦科 病,第5卷是 兒科 ,第6卷是 五官科 ,第7到10卷是中風、 腳氣 、傷寒等病,第11到20卷是 內科 病,第21卷到24卷分別是疔腫癰疽、痔漏、 解毒 等,第26到27卷是 養生 ,第28卷是脈學,29到30卷則是 針灸 。

 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歷來被醫學家們重視,而且影響深遠,現在藥王紀念中心的藥王祠常年有來自全國各地包括香港、臺灣還有日本的遊客前來瞻仰紀念這位百代藥師。孫思邈對我國醫藥學作出的貢獻《千金藥方》被國外的學者推為至寶,他的養生之道也被後人學習。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

 孫思邈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他的養生之術非常有名,據說孫思邈活了141歲,是古代追尾長壽的人,人們對他的養生之術非常感 興趣 ,那麽今天我就給妳們介紹壹下孫思邈的養生十三法。

 發常梳,就是說將手掌搓熱然後從前額慢慢經過後腦掃向頸部。每天分早晚做10次。這樣做的目的可明目祛風,對腦部、耳部都有 保健 作用。目常用首先是將手心搓熱,敷在眼部幾秒,還有就是閉眼再睜開眼睛,眼珠以左上右下打轉,重復3次,這樣可以強化眼睛。還有就是齒常叩、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頭常搖、腰常擺、腹常揉、膝常扭、腳常搓、步常散,***十三個人體部位的保健。

 孫思邈的養生十三法究竟是他提出來的,還是由後人總結借孫思邈之名進行流傳我們也不得而知,不多孫思邈養生十三法確實有壹定的科學依據,可以讓現代常坐的辦公室族在休息的時候進行養生。

猜妳喜歡:

1. 孫思邈資料簡介

2. 孫思邈養生歌完整詩句

3. 歷史名人孫思邈簡介

4. 鑒真和尚雙目有沒有失明?

5. 艾灸哪個穴位可以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