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孤城的詩句如下:
1.?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賞析:這首詩是王之渙寫的《涼州詞二首·其壹》,描繪了戍邊士兵的思鄉之情。
前兩句“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描述了西北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詩人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壹幅黃河奔騰、孤城巍然的動人畫面。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描繪了黃河從天際流淌至遠方的畫面,展現出黃河的雄偉和連綿不斷。
次句“壹片孤城萬仞山”則刻畫了邊塞孤城的荒涼和險峻,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艱苦生活。這兩句詩通過雄偉壯闊的景象,為後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壹個典型環境。
後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則表達了戍邊士兵的思鄉之情。聽到羌笛聲,所吹的曲調恰好是《折楊柳》,這就勾起了戍卒的離愁。詩人用“楊柳”和“春風”來表達這種思鄉之情,暗示了戍卒內心的苦悶和無奈。
同時,詩人也表現出壹種豁達廣闊的胸懷,雖然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沒有頹喪消沈的情調,充分展現出盛唐詩人的風範。
這首詩通過雄偉壯闊的景象和細膩感人的情感,將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和戍邊士卒的思鄉之情融為壹體,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戍邊士兵的同情。整首詩氣勢磅礴,意境深遠,為後人所傳頌。
2.?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賞析:這句詩出自宋代詩人範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它描寫的是延州傍晚時分的戰地景象,表現了邊塞特有的悲涼氣氛和宋王朝不利的軍事形勢。
“四面邊聲連角起”中的“邊聲”指的是邊地特有的聲響,如風聲、雨聲、號角聲等,這些聲音隨著軍中的號角聲壹起響起,形成了濃厚的悲涼氣氛,為下片的抒情蓄勢。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描繪了延州周圍重巒疊嶂、煙雲繚繞的景象,與前面所提到的“四面邊聲”形成強烈的對比。在這個蒼茫的大背景下,長煙、落日、孤城形成了壹幅生動的戰地風光畫面,展現了宋朝與西夏的軍事鬥爭形勢。
“長煙落日”是壹個具有壯麗景象的詞語,它不僅形象地描繪了邊塞黃昏的美景,還暗示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而“孤城閉”則形象地表達了城門緊閉、守衛森嚴的景象,同時也暗示了戰爭的緊張和激烈。
整首詩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深刻的抒情,展現了邊塞特有的風光和戰爭的殘酷,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和擔憂。這種壯麗、悲涼、深沈的詩歌風格,不僅展示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高超的詩歌創作技巧,也為中國古代詩歌增添了新的內容和形式。
3.?向夕孤城分首處,寂寥橫笛為君吹。——朱放《江上送別》
賞析: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楊炯的《夜送趙縱》,是壹首送別詩。
“向夕孤城分首處,寂寥橫笛為君吹。”這兩句詩描述了送別友人趙縱時的情景。詩中的“向夕”指傍晚,送別的時刻;“孤城”指邊遠的孤立城堡,也暗示了送別的孤獨與淒涼;“分首”指分別,詩人與趙縱從此分別,各奔前程。
“寂寥橫笛為君吹”壹句中,“寂寥”指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失落感;“橫笛為君吹”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不舍和深深的思念。這裏的“橫笛”是壹種樂器,是中國傳統音樂中的壹種,常常用來表達哀怨、悲涼、離別等情感。
整首詩通過描繪送別友人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依依不舍的情感。同時,“橫笛為君吹”壹句也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悲涼,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