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白的《月下獨酌》全篇沒用壹個"酒"字卻把酒寫得出神入化。《月下獨酌》分為四首,第壹首的影響相比後三首更勝壹籌。說起李白,他飲酒作詩與月亮是分不開的,月亮,是孤獨者最好的朋友。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換,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該詩是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沒有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了大量的想象,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復雜的情感。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
中國不但是壹個愛飲茶的國度,也是壹個愛飲酒且文化底蘊很深的國度.古詩散文是我們華夏名族精神寶庫裏的瑰寶,然而深厚的飲酒文化同時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的古人喝酒離不開作詩,古人作詩也離不開飲酒,常言道:詩酒壹家親。然而,寫詩講究斟酌詩句,意味深長,言有盡而意無窮,這裏面其中有壹些與酒無關,卻不帶"酒"字反而把酒寫得出神入化。
李白愛飲酒人人都是知道的,得意時飲酒、失意時也飲酒,壹個人獨自飲酒、聚會時也飲酒,在他的上千首詩中,光提到飲酒的詩大約超過了二百多首。李白被稱為酒中仙,詩聖杜甫在《飲中八仙》裏提到"李白抖酒詩百篇"可想而知在他的作品中把酒寫得出神入化已經是分分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