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濟南的資料

濟南的資料

濟南的什麽資料?歷史?

濟南,又稱“泉城”,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山東省的省會,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壹,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國家批準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副省級城市

商周時代,濟南為古譚國地。春秋戰國時屬齊地,秦代屬濟北郡,稱歷下邑。漢初,設濟南郡,此為“濟南”壹名出現之始。隋改濟南郡為齊州。宋徽宗時升州為府。元代設濟南路,屬中書省。明初置承宣布政使司,治濟南府。清沿明制。1929年,濟南正式設市。1948年9月,濟南解放,成立濟南特別市市政府。 地理概貌 濟南位於山東省的中西部,是京滬鐵路與膠濟鐵路的交匯點,南面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清單的泰山毗鄰,北與被稱為“中華民族母親河”的黃河相依。 濟南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復雜多樣,大體可分為三帶;北部臨黃帶,中部山前平原帶,南部丘陵山區帶。濟南境內河流較多,主要有黃河、小清河兩大水系。還有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湖泊有大明湖、白雲湖、東平湖等

濟南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城子崖,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有被譽為“海內第壹名塑”的靈巖寺宋代彩塑羅漢等。中國首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譚人所作諷刺詩《大東》,是現存最早的有關濟南的文獻。濟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築;隋建四門塔為全國現存最古老的石塔,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濟南誕生了許多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像中醫科學的奠基人扁鵲,陰陽五行學派大師鄒衍,唐代(公元618-907年)開國元勛房玄齡、秦瓊,中國著名文學家李清照、辛棄疾、張養浩、李開先,中國公***圖書館的首倡者周永年,著名建築師魏祥等。另外,李白、杜甫、蘇軾、曾鞏等歷代傑出的作家學者,都先後在濟南生活遊歷,故有“濟南名士多”的佳譽。 濟南的市樹是柳樹,市花是荷花。 濟南是山東的政治中心,也是經濟文化中心.這裏有國家教育部211工程的重點大學山東大學,以及山東師範大學等壹系列大專院校,每年為國家輸送大量人才 行政區劃 濟南是壹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在2600多年前,就建有城廓。最早出現史冊上的名稱為“濼”(《春秋左傳》),系因本市諸泉匯為濼水,故名。春秋戰國時代,濟南為齊國之濼邑。隨後,齊國又把濼邑改為歷下。2100多年前的漢代改稱濟南(《史記》)。因地濟水之南,故名。公元前16年設立濟南國。公元 前154年又廢國改郡。到了宋代至道三年 (公元997年),分全國為15路,濟南屬京東路,為齊州(《宋史》)。徽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齊州升為濟南府,轄歷城等五縣,治所設歷城,為府治之治。自明清以來,壹直是山東省省會。1929年7月設立濟南市。 新中國成立後,濟南成為山東省的政治中心,目前濟南是國家批準的副省級城市,現轄歷下、歷城、槐蔭、天橋、市中、長清六區和平陰、商河、濟陽三縣及章丘市,總面積8227平方公裏,人口549萬,其中市區人口25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