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語言層面
王安石稱詩歌之語言為"詩家語",就是說詩的用語和其他文體用語不同,在高考的考查中,語言層面我們需要重點分析以下幾個方面。
①動詞: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關照動詞,特別是具有"多重含義"的動詞。
例1:妳記得跨清溪半裏橋,舊紅板沒壹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壹樹柳彎腰。(《哀江南》孔尚任)
在這裏,壹個"剩"字引人註目,作者並沒有用"留"、"見",其妙處就在"剩"雖與"留"意思相近,但"剩"字壹般是被動的,而且有"殘存","殘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時間性,給人壹種"無可奈何"之感。"留"則無這麽多含義。"見"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變遷感。
例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心痛苦。
例4: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蒸"、"撼"具有誇張色彩。
例5:雨去花光濕,風歸葉影疏。(《郊興》王勃)
看這句詩,"濕"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尋常,王勃寫春雨,雨下的時間短,雨後日出,花上已沒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見滋潤,所以說"花光濕",這個"濕"字極為確切。這個"光"字顯得花有精神,所以說"光"字有情。風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壹個"疏"字,顯得日光從葉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樣子寫出,又顯得有詩情,用字盡妙於此。
②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鑒賞中也是關註的重點對象。
例1: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壹個"孤"字,寫盡環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心。
例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曰細,脈脈綿綿,寫的是自然造化發生之機,最為密切。
例3: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昌齡)
前兩句寫少婦經過梳妝打扮之後,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這時候,作者用了壹個"忽"字,取漫不經心而恰到好處之意。所遇者?闖入眼簾的柳色,使她想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場景,想起了丈夫,不禁傷感。這是壹位滿臉稚氣的少婦。壹個"忽"字將這種情緒上的變化寫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耐人尋味之處。
③特殊詞:在詩文中,有壹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們:
a.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竹枝詞>其壹》劉禹錫)
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王安石)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
b.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於疊詞,因為其出現頻率很高,特單列壹條。作用: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
c.表顏色的詞:這些詞有時作謂語用,有時作定語用,有時作主語或賓語用。但是作用只有壹個,顏色壹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
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揚州慢》姜夔)紅藕香殘玉簟秋。(《壹剪梅》李清照)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杜甫)
④整體評估:對語言整體評估的重點是會用壹些術語。在詩詞的風格上,詞有豪放婉約之別,詩曲又何嘗不是。但專用鑒賞術語有:激越高亢。清婉秀麗。用語華麗,極盡鋪陳之能事。 用語平易,含義雋永。在語言結構上,倒裝壹般表強調,例如: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西江月》辛棄疾)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秋興八首》杜甫)意象羅列是使描寫更具鏡頭感,是電影語言: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壹騎紅塵妃子笑(《過華清宮絕句》杜牧)。
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柳永)。
二.內容層面
內容層面主要指從內容上把握鑒賞詩詞,高考大綱要求同學能把握詩文的大體意思和藝術手法,這說明在這道題上並不會出壹些艱澀難懂的作品。所以,在內容上我們還是要"會抓點","會術語"。
①註意景和情、物與情;景和人,物與人之間的關系:專用術語:a.借景抒情(《山居秋瞑》王維)b.托物言誌(《詠風》王勃)c.感物傷懷(《蟬》李商隱)d.情景交融e.以情馭景f.以景顯情
②註意詩詞體裁上古今關系:專用術語:a.借古傷今b.借古諷今(《越中覽古》李白)c.今昔對比d.懷古傷己(《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③特殊意象:
有些事物本身具有特定象征意義,詩詞中出現這些事物,我們要把這些特殊象征意義作優先考慮的鑒賞方向。例如:歲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潔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鳥象征自由等。
④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詩句。這方面對學生課外閱讀量和歷史知識要求較高,但有時十分明顯。例如:《揚州慢》(姜夔)中杜牧的詩句,《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中拓跋燾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詳。象《長亭送別》(王實甫)中的"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中明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詩句。
⑤蘊含理趣:詩歌分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種,其中還有壹種說理詩,雖數量不多,但影響頗大。這些詩裏所蘊含的道理只要求學生稍微點出而已。特別需要註意的是,這些詩都是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這是它們的***同特點。幾大詩人如杜甫、陸遊、蘇軾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後遊》杜甫)
寫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們去欣賞,用來說明大自然是無私心的道理。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江亭》杜甫)
看到水的緩緩流動,雲的停著不動,競爭的心思,飛馳的意念都停滯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
這詩說明陷在裏面不能跳出來,往往被各種現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另外較有名的說理詩句如朱熹《觀書有感》裏的"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壹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陸遊的《遊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等等。
三.擴展層面
擴展層面主要指從整體對詩的把握,使自己的鑒賞提高壹個層次的內容。
①意境及思想感情:主要術語有壓抑、沈郁、歡快、雄闊、委婉、含蓄、空靈、直率、自然、風趣、平淡等。此外思想感情有時還有層次,主要術語有:"層層拓展、深入","感情漸起波瀾"。
②抒情方式:主要術語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
③修辭:詩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其作用大體和其它文體中的修辭作用壹樣。比喻為更形象生動(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擬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反問為強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誇張是為了強調和突出(白發三千丈,緣愁似?長),對偶是為了增強詩詞的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增強詩歌外在形式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呼告是為了表達感情更直接等等。學生所要做的就是發現修辭,直接說明作用。修辭中有壹點尤其要引起註意,即反襯。專用術語"以靜襯動","以響襯靜"。("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④多角度欣賞:有些詩詞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方面渲染氣氛,豐富了詩文的內容。
四.補充層面
同學在回答主觀鑒賞題時要註意"三註意":
壹要註意題目,有些題目本身就具提示性:象楊炯的《從軍行》、李白的《越中覽古》《送孟浩然之廣陵》、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
二要註意作者,壹般考試出題選取詩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創作風格的詩作,例如辛棄疾、毛澤東的豪放詞,柳永秦觀的婉約詞,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王維的"畫中有詩"等等。註意到這壹點,對整體鑒賞很有好處。
三要註意註釋,註釋是鑒賞中最值得註意的內容,雖短短幾字,卻是出題人給妳的暗示。有些介紹寫作背景,那是在暗示妳本詩的思想內容;有些是介紹相關詩句,那是在暗示妳本詩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時介紹作者,那是在暗示妳本詩的寫作風格。所以,壹定要仔細研讀註釋!
"三要"作到了,詩歌鑒賞妳就成功了壹半,此言並不誇張。
鑒賞古典詩詞形象例說
古典詩詞中的形象與壹般小說、戲劇中以人物為主的形象有所不同,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或具有壹定象征意義的事物。
(壹)人物形象古典詩詞中的人物形象壹般不如小說中的形象豐滿、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壹個神態、壹個笑容、壹個動作、壹個微妙的心理變化,或壹組人物的語言、聲音,或是壹個典型的細節,等等。通過精當的描寫,以簡練的筆法刻畫人物的形象,表現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這些形象往往以片斷的形式表現出來,它需要讀者以自己的想象去進壹步補充。如:“君家何處住? 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崔顥《長幹曲》)——以自問自答的形式,描寫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見面時情景。刻畫了壹個熱情大方、聰明伶俐的少女形象。“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李白《從軍行》)——有裝扮(鐵衣碎)描寫,有行動描寫,於敘事之中塑造了壹個勇武過人、凜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二)景觀場景壹般有:景象描寫,場面描寫,色彩描寫,等等。當然,詩中的景物也是人物(往往是詩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現,它常常帶上了壹定的主觀色彩。如:“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詩歌細膩生動地描繪了春夜雨景,並以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悅之情躍然紙上。
(三)某些事物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為具體描寫對象,在形象描寫中賦予事物以人格化。從全詩來說,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詩人的品格節操或思想感情。古典詩詞中常描寫的形象有:蟬、鷹、雁、松、梅、竹、馬,等。如:“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在這首詩中虞世南以蟬的形象,表現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還有大家都熟悉的陸遊的《詠梅》詞等。
(四)比喻性形象描寫有些詩詞在形象的描寫之中,隱含了詩詞的實際內容,形象的描寫之中滲透了比喻的意象,這就要求讀者能結合有關背景材料,透過形象的描寫,把握其中隱含的內容。如?難點磁場?中兩首描寫牛的詩,要透過牛的形象,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五)有關音樂曲調古詩詞中常在語句裏出現有些樂曲名稱,而這些樂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義、情感或寓意,而這又對全詩的整體意象或情感表達有直接的作用。因此,了解這壹些,對於欣賞古代詩詞有壹定的意義,2002年高考試題即就此命題。
下面對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曲調進行簡要說明。
關山月——樂府曲調,多寫征戍離別之情。如:“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之二)
梅花落——曲調名。如:“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聲想象梅花滿天飄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飄落產生凜然生寒的感覺,這正與詩人當時的心境切合。這樣,詩人由笛聲想到梅花,由聽覺訴諸視覺,以通感的方式描繪出了冷落的感受。
霓裳羽衣曲——相傳是唐玄宗改編的樂舞曲,主要表現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長恨歌》)
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相傳是南朝後主所制的樂曲,為綺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
楊柳曲——樂府曲調“楊柳枝”,有時也作“折楊柳”,主要寫軍旅生活,從梁、陳到唐代,多為傷別之詞,以懷念征人為多。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壹)
行路難——古曲名,多言世路艱難及離別傷悲之情。如:“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李益《從軍北征》)
(六)意境意境是指作品中的主觀思想情感與客觀景象描寫的和諧統壹,是從這壹統壹中所體現出來的意味雋永的意象。它以鮮明的藝術形象,采用情景交融的方式,使欣賞者壹步步走進詩人所創造的壹種特有的氛圍和境界之中,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壹種身臨其境般的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古典詩詞中,意境壹般表現為壹種如詩如畫的藝術境界或給人以強烈藝術感染的藝術氛圍,是詩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諧統壹的結果。
意境美是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主要是詩詞)中的壹個重要特征。閱讀和鑒賞古典詩詞曲,壹定要通過作品的語言媒介,進入到作品創造的意境中去,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並進行鑒賞評價。
賞析下面壹首唐詩,完成1~2兩題。
自 敘
杜荀鶴
酒甕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於貧。
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無言處,白發吾唐壹逸人。
1.詩中“閑吟客”,“吟”的內容是 ;“不容真”,“真”指 。
2.此詩描寫了壹個 形象。
閱讀陸遊的《鵲橋仙·夜聞杜鵑》,完成3~5題。
鵲橋仙·夜聞杜鵑
陸 遊
茅檐人靜,蓬窗燈昏,春曉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夜常啼杜鵑。催成清淚,驚殘①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②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閱讀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陸遊在南鄭(今陜西省)做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僚,積極參加抗金戰爭,戰績顯著。正當前線節節勝利,即將收復長安之際,王炎調往都城臨安樞密院,陸遊也被調任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離開抗戰前線。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後所寫,是“借物寓言”之作。
註:①驚殘:驚醒。②故山:即家鄉。
3.這首詞“茅檐人靜,蓬窗燈昏,春曉連江風雨”描繪了怎樣壹種景象?詩人描繪這樣景象的目的是什麽?
答:
4.詞中“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日夜常啼杜鵑”兩句,采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麽好處?
答: 5.詞的最後兩句“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表達了詩人怎樣壹種思想感情?
答:
閱讀下面壹首唐詩,完成6~7題。
山中寡婦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①,田園荒後尚征苗②。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註:①納稅:繳納絲稅。②征苗:征收青苗稅。
6.①詩人在首聯生動地刻畫出山中寡婦 的形象。第二聯中用 和 兩個詞表現了人民的不堪重負。
7.詩人在第四聯中生發的議論,起到了什麽作用?
答:
閱讀下面壹首詞,完成8~9題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8.這首詞描繪了壹個怎樣的意境和氛圍?
答:
9.“路轉溪橋忽見”,“忽見”的是什麽?是溪橋嗎?並就此簡要談壹談詩歌在用語上的特點。
答:
鑒賞古典詩詞的表達技巧
此項的難點在於考生要完全依據自己的鑒賞能力對作品進行鑒賞性分析,並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答案。(此項的相關知識略,詳見於《清華考參》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