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奶豆腐的詩句

關於奶豆腐的詩句

1. 對於奶豆腐背後的文化韻味

奶豆腐,蒙古語稱胡乳達,是蒙古遊牧民族常吃的奶制品。

奶豆腐就是人們所說的奶酪,用的是牛奶,羊奶,馬奶等凝固發酵而成的食物,形狀類似普通豆腐,因像豆腐而得名,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郁,牧民很愛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還可以做成拔絲奶豆腐這種宴席名菜。圖片是拔絲奶豆腐。

草原上不是經常有足夠的鮮奶供牧民們做奶食品,因為如果牧戶奶牛少或天旱牧草不好,而導致鮮奶產量少的話,就無法及時做奶豆腐。遇到這種情況的話,牧民們壹般要儲奶備用。

牧區沒有冷藏室,牧民將凝乳倒進鍋裏稍微熬煮後,放進容器裏保存起來,這叫做儲奶。當牧民有足夠的原料後,牧民們便把儲存的凝乳拿出來,做成自己喜歡吃的奶豆腐。

2. 和牛奶有關的詩句

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傳與他有直接關系的名饌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東坡肉”等等。《東坡集》載:“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春鳩膾,就是芹菜炒斑鳩胸脯絲。後稱東坡春鳩膾。

蘇軾是喜歡羊湯的,為此他寫道:“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他還專門寫了《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東坡用其情有獨鐘的竹筍和豬肉壹起煮,在壹次美食派對上,蘇東坡信手寫下了壹首打油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味美卻有毒的河豚也成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首逍遙自在的七言絕句,更是寫了春天的竹筍、肥鴨、野菜、河豚,真可謂是壹句壹美食。

“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我與何憎同壹飽,不知何苦食雞豚。”在他看來,這些蔬菜比那雞鴨魚肉還要味美。豐湖是蘇東坡最喜歡野炊的地方,他把這裏湖邊長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蒓菜:“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蒓羹”。

蘇東坡吃到了壹位老婦人做的環餅,不由得題詩道:“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寥寥28字,勾畫出環餅勻細、色鮮、酥脆的特點和形似美人環釧的形象。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蘇軾愛好品茗,詩作中也常見對茗茶的贊美,“白雲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園景色。“從來佳茗似佳人”更是與另壹首詩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們輯成了茶館茶莊的名聯。

3. 關於璐璐的詩句

山有木兮木有枝 , 心悅君兮知不知

詎誠當春日 能斷思人腸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

天不老,情難絕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4. 急

內蒙古的景區有呼和浩特,呼倫貝爾,錫林郭勒,包頭。

內蒙古自治區北面鄰蒙古和俄羅斯,東緣嵌著茫茫林海的大興安嶺,嶺東南山麓西遼河平原,是我國跨經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決定了當地旅遊資源的豐富多樣。 內蒙古最吸引人的當屬獨特的自然風光,境內同時並存有大面積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個大小湖泊。

其北部草原居全國牧場之首,呼倫貝爾大草原,中部的錫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風光的好去處。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襯下,天空純凈明亮、草地遼闊壯麗、空氣清新、牛羊成群,對久居都市的人來說,這壹切都是那麽遙遠而親切。

內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比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裏沙漠、庫布齊沙漠的響沙灣等。而以蒙古族為主體的民族風情更為內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樸自然的神韻。

內蒙古也是"壹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故鄉,境內有不少的名勝古跡,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當召、席力圖召等。 蒙古包壹般為圓形,大多用條木做成網壁與傘形頂,上蓋毛氈,用繩索勒住,頂中央有圓形天窗,容易拆裝,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摻和著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飲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盤子裏做點心,並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習慣把羊肉切成大塊,煮熟了吃。吃的時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詩詞也很多`如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5. 關於民風淳樸的詩句

《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東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遊山西村》——陸遊(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春望》——杜甫(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望嶽》——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杜甫《石壕吏》賞析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壹何怒!婦啼壹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壹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渡荊門送別》——李白(唐)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6. 關於海東青的詩句

1、萬裏飛來渡海西,靈禽玉爪不沾泥。——《海東青》明代:解縉

譯文:海東青從萬裏之外海的西邊飛來,這只靈禽如玉的爪子上沒有沾上壹點泥土。

2、海外天鵝能獨擊,雲間後鶻敢齊驅。——《白海青》元代:仇遠

譯文:它能單獨與海外的天鵝搏擊,在雲層間與鶻鳥群並頭飛行。

3、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海東青》清代:玄燁

譯文:這世上有羽毛的鳥有三百六十多種,其中最神俊的還是海東青。

4、鉤戟為爪喙,利刀以為翎。——《北珠怨》元代:方回

譯文:海東青的爪子和嘴如同鉤戟做成的壹樣鋒利,羽毛如同利劍壹樣。

5、轉眸明似電,追馬疾如風。——《海東青》宋代:顧逢

譯文:海東青轉動眼珠的時候明亮如同閃電,能追著駿馬飛翔迅疾如風。

7. 描寫淒冷的詩句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中,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壹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壹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月下獨自小板凳,此情卻是無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