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第壹環節,幼兒提到了很多的水都是飲料,其實這時候我應該直接概括,避免幼兒總是重復,也有利於激發幼兒往別的方向想想。
其次,我使用的三拍子節奏譜在朗誦時並不能體現詩歌的優美,應該改為“x xx x -|x x x –”,這樣比較符合幼兒的朗誦特點,聽起來也更優美。而且在活動中拍手練習節奏的時間花的太多,顯得太教條僵硬了,其實可以根據幼兒念的實際情況直接引出,發現念得對的幼兒,就引導大家壹起發現,嘗試著有節奏地念壹念,更形象有效,又節約時間。或者可以事先認識這樣的節奏,節約活動時間。
第三,在發現認識疊詞環節,幼兒存在困難,教師其實可以先把詩歌中的疊詞念壹念,讓幼兒先感受,再來總結疊詞的概念,可能更形象更利於幼兒理解。
最後,針對創編時幼兒思路不開闊,都局限於壹些飲料果汁,且多是以仿編句式為主的現象。可以有兩種修改方案,壹是按照目標,但是必須要提供多種圖片豐富幼兒對各種水的經驗,才可能進行真正的創編。二是修改目標二,由於幼兒的經驗多局限於果汁、飲料水,所以幹脆就讓幼兒用疊詞來仿編單個句式,重點放在疊詞上。在朗誦形式上,也可以適當變化,可以讓創編的幾個幼兒上前來壹人壹句合作念新的詩歌,也可以集體來朗誦。
總之,在語言活動中,教師要特別註意提問的有效性,避免壹些如想不想、好不好的封閉性問題。此外,教師自身也要提升對各種水的認識,才能引導幼兒創編出正確的詩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