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鷹的鷹和帶草字頭的鷹為什麽是兩個不同的韻部
韻部是傳統音韻學中的壹個術語,傳統韻書中把當時可以互相押韻的字歸在壹起成為壹部,便叫韻部。韻部有寬有嚴。它不同於今日所說的韻母。最寬的韻部劃分,只要韻腹與韻尾相同乃至相近便可算壹個韻部,壹個韻部可包括幾個韻母。如明清直至現代北方說唱文學中流行的“十三轍”便是十三個約定俗成的韻部(“合轍”便是“押韻”)。 最嚴的韻部劃分要算《廣韻》。這本書將中古語音分為二百零六部。同壹個韻母,只要聲調不同便分為幾個韻部,從這壹點說它比現代韻母要細;但有些韻頭不同的韻母又被歸為壹個韻部,則比現代韻母要粗。學術界很多人認為《廣韻》以讀書音為基礎,照顧了古音和方言,從分不從合,所以韻部很多。 後來,詩韻將《廣韻》的韻部合並為壹百零六個韻部;詞韻又合為十九個韻部(將平上去三個聲調的韻部合並),與現代韻部逐漸接近。韻目是什麽呢?韻目便是韻部的標目,即韻部的代表字。這個代表字排在韻部的開頭。如《廣韻》的第壹部東部,即以第壹字“東”為韻部標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