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紅樓夢》中第二回的詩句

《紅樓夢》中第二回的詩句

紅樓夢第二回詩詞曲賦

壹局輸嬴料不真

壹局輸嬴料不真,香銷茶盡尚逡巡。

欲知目下興衰兆,須問傍觀冷眼人。

說明

各脂本這首詩都在第二回正文的開頭,有“詩雲”字樣,可見是第二回原有的“標題詩”,即針對回目“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題意而做的闡發。

註釋

1.料不真——猜不透,不能完全確定。

2.逡巡——徘徊不進。

評說

甲戌本有脂批說:“只此壹詩便妙極。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長。”這不但可見詩是作者手筆無疑,也由此知道善寫小說的曹雪芹原來也善詩。

此詩以下棋來做比喻。“壹局輸贏”雲雲,讓我們看到每壹個封建官僚地主大家族的興衰,都是與它作為靠山的某派政治勢力或某個政治集團在封建階級內部鬥爭中的勝敗直接聯資著的。“香銷茶盡”是說歷時已久,棋盤上已是殘局,喻歷時百年的大家已到未世。“逡巡”作遲回不進解。“料不真”、“尚逡巡”,即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從外面的架子看來“哪象個衰敗之家”。末句即俗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亦可見作者擬“冷子興”之名和寫他演說榮國府的用意。

嬌杏贊

偶因壹著錯,便為人上人。

說明

賈雨村考中進士,新任知府,路見當年甄家丫鬟嬌杏,討來作了二房。嬌杏壹年後生了兒子;再半年,雨村嫡妻病故,她就被扶作正室夫人。作者用這兩句話來贊她“命運兩濟”。

註釋

1.壹著——原指下壹步棋,如俗語所謂“壹著不慎,滿盤皆輸”。這裏是借以說人的壹種行動。嬌杏偶然因好奇,回頭看了賈雨村兩眼,這從封建禮教不準女子私顧外人的眼光看是越軌的行動,所以說“錯”。然而,現在反因為這“壹著錯”而使她成為“人上人”了。“壹著錯”,程高本作“壹回顧”,乃後人所篡改,二字之差,把原來對封建禮教的虛偽性的諷刺,改成了對這種丫頭當上官太太的命運的稱羨。

鑒賞

嬌杏者,僥幸也。脂硯齋批語中所指出的許多人名、地名的諧音義是可的,它確是隱寓著作者寫某人、某事的意圖,非後來壹些“紅學家”的牽強附會可比。甄士隱與賈雨村的榮枯先後互相易位,英蓮(後來的香菱)與嬌杏的命運也形成鮮明對照:壹個原是主,淪為婢;壹個原是婢,升為主。更有意思的是:倒黴的與交運的都並不體現什麽“福善禍淫”的“天理”,不然為什麽能濟人之困的善人反得到如此悲慘下場呢?再說,禮教教人“非禮勿視”,禮所規定不該看的,看了就算錯。嬌杏錯了還不打緊,又使被看的人錯以為她是“心中有意於他”。她只不過是想:此人定是“什麽賈雨村了”,過後“也就丟過不在心上”,可是雨村卻錯把她當作是什麽“巨眼英豪,風塵中之知己”,這豈非錯上加錯?然而,她偏偏因錯而得榮耀富貴,這還不僥幸嗎?對於這種現象,作者不能解釋,只好歸之於命運。但他並不是冷漠的、超脫的,對於這個命運不公的顛倒世界,他有強烈的憤激情緒,這就使他心中不時地湧出尖刻的諷刺語言,並且形之於筆下。這壹點,我們從這兩句巧妙的俗語集句中是不難體會到的。

智通寺對聯

身後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說明

賈雨村中舉升官,接著就因貪酷徇私被革職,在林如海家暫充家塾教師。壹日外出郊遊,見壹座破廟宇,額題為“智通寺”,門旁是這副破對聯。寺內有壹既聾又昏、齒落舌鈍的老僧在煮粥。

註釋

1.身後有余——所聚之財在自己死後已足夠養家了。

2.回頭——改悔以前所為。是佛教用語,喻徹悟、皈依。如佛經記雲門宗答學人所問:“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雲:‘面南看北鬥。’”意思是回頭即是。

鑒賞

寺名“智通”,大概是說這副對聯中所說的人生道理只有智者能通。其實壹般人的本性都是趨於貪得無厭的,人們是決不會自動“縮手”的,直至“壹敗塗地”。這並不關乎“智”與不“智”。至於“回頭”追隨蒲團,歸向宗教,那只不過是逃避現實,用自欺欺人的辦法作精神麻醉,當然更不是真“通”。對聯對逐漸僵化的社會制度是很好的寫照,也是對全書情節線索的概括。破寺老僧的荒涼小境是寧、榮二府未來的鏡中影,甄士隱、賈寶玉等人的暮年圖。作者用這樣倒折逆挽的筆法,把全書的歸結預先象征性地勾畫幾筆,暗示了小說所具體描寫的賈府衰敗過程,有它的普遍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