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壹生壹***寫了1010首詩。
李白壹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現在李白全集收錄1010首。李白寫過的詩,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蜀道難,等等。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的典型音調。
拓展知識:
李白詩歌的意義
李白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他和同時代的其他文士壹樣,具有恢宏的功業抱負,所謂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壹,就是他最執著的人生信念。
李白是否具有在復雜的權力結構中從事政治活動的實際能力,也許是很可疑的,但作為詩人,這種信念更多地成為他追求和歌頌壯麗人生的出發點。
他從無數古代英雄的風度、氣派中吸取力量,把現實的理想投影到歷史中去。
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壹,他在中國詩歌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是唐詩的巔峰存在。李白的為人豪放不羈,喜歡喝酒作詩,尤其是喝完酒之後經常詩興大發,將自己的豪情訴諸筆下。
李白出生於701年,具體出生地點已經很難考證了,現在也有不少地方在爭李白故鄉這個名頭,而且他的出身也相當離奇,家世、祖上都沒有什麽記載,有的說他的祖上是李建成或是李元吉。李白小的時候就非常聰明,在15歲的時候就能做詩賦,而且他非常喜歡劍術,劍術獨成壹家。
在24歲的時候李白離開了故鄉來到了蜀地,在蜀地遊覽了壹番之後出蜀,在27歲的時候經過好友孟浩然的介紹成為了前宰相的孫女許氏的丈夫,從此在安陸定居。
李白壹直想要進入官場,曾多次上書想要求見當地的長史但是因為遭到別人的誹謗都沒有成功,後來30歲的時候遊於長安,輾轉於王公貴族之間都沒有收獲,失意潦倒的李白最後選擇了回到安陸家中,隱居生活。
恰好之後唐玄宗崇尚道教,而李白自己也深受道教影響,在壹次玄宗狩獵的時候,獻上了《大獵賦》正好契合當時玄宗的心情,之後得以進入長安,受到了賀知章等人的稱贊,但是依舊沒有得到重用,因此發出了“行路難”的感慨,離開了長安,前往山東壹帶。
後來因為賀知章等人的推薦,李白終於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但是唐玄宗也只是把他當成壹個宮廷的文人,根本不參與什麽朝政。之後因為在安史之亂以後參與到諸王叛亂,雖然被免於壹死,但是還是被發配到了夜郎,之後在762年的時候病逝於床榻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