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超自然動物,恐怕沒有壹種動物的名聲能與黃鼠狼相提並論。這種動物以其獨特的生活習性給南北方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實上,沒有多少人真正接近這種動物,了解它的生活方式。我們只是從它偶爾的線索中感受到它的獨特性,其余的都是通過想象和推斷來補充我們對它的印象,這也是我們選擇它作為超自然動物代表的部分原因。
對超自然的理解,源於對事物科學性的不理解。對比家養的靈異動物,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靈異物體都具有以下特征:
#夜間活動
以前由於光照條件的限制,我們的祖先幾乎沒有夜間活動,所以我們把夜晚完全留給了野生動物,對它們的了解幾乎是空白。因此,對這些動物的想象增加了神秘的氣氛,如貓頭鷹、蛇、狐貍、刺猬等。,而黃鼠狼是最接近、最頻繁、最著名的野生動物,所以他們很滿意。
#縈繞在生活中卻始終與我們保持距離。
“不朽”的另壹個要素是神秘,神秘經常出現在身邊卻不被理解。壹定程度上也說明了這種動物的靈性,神秘而無法解釋。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稱之為超自然也無可厚非。在科學已經能夠解釋的今天,文化傳承形成的慣性依然讓我們傾向於喜歡戲劇化的解釋。黃鼠狼是壹種行動非常謹慎的小動物。我經常和妳做了很多年的鄰居而不被妳知道。當它在極其偶然的情況下與妳面對面,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足以在寂靜的夜裏震撼妳的心。我有壹個鴿子愛好者,他的鴿子經常在晚上消失。他住在市區高層,家裏環境幹凈整潔。他實在想不通鴿子失蹤的原因。後來,他在dovecote附近安裝了監控,很快他就看到了令他印象深刻的壹幕:
“長身體的小家夥眼睛閃著光,走路也不出聲。他不知從哪裏突然出現在鏡頭前,盯著鏡頭看了很久,然後舉起單向鴿柵(設計是從外面推開,從裏面打不開,所以進了鴿舍就出不去了),但看起來像個專家。他沒有進入鴿舍,只是在門口等著,直到壹只驚慌失措的鴿子偶然靠近,它迅速咬了鴿子壹口,把它拖了出來。從相機的視野中消失……”我的朋友後來驚恐地說起這壹幕:“它好像知道攝像頭的存在,活動的時候經常警惕地盯著鏡頭。而且,城樓上怎麽會有黃鼠狼?”
我花了很多時間跟他解釋,它的窩可能在幾千米之外,野生動物的警覺性和第六感是極好的。和野生動物比起來,貓狗的能力不算什麽,但是我朋友還是壹副不可思議的表情,直到我不耐煩的說:“別忘了,是大仙!”他不再說什麽了。後來在我的建議下,他給鴿舍裝了捕鼠器,黃鼠狼再也沒有出現過。哦,這就是黃鼠狼,生活在我們身邊的真正的野生動物!
#與死亡文化有著微妙的聯系
許多超自然的故事或多或少都與墳墓或死人有關。古代文化中關於死亡的傳說和習俗,很自然地被移植到夜晚甚至墳墓中出現的動物身上,仿佛這些動物就是聯系生者和死者的使者,讓我們對它們產生了些許敬畏。根據現在的知識,墳墓周圍往往是人跡罕至的禁地,正好給野生動物騰出了空間,所以在這樣的地方遇到“靈異動物”的幾率更高。廢棄的墳墓成了野生動物的理想巢穴。我記得小時候很調皮。我們的壹些朋友喜歡在墳墓周圍走來走去,炫耀他們的勇氣。最常見的是蛇和被蛇吸引的刺猬和黃鼠狼。
往往有擬人化的傾向。
我和到處看過《大仙》的老鄉聊過,很多人都提到了“像人壹樣站著”的細節。黃鼠狼遇到動靜,總是本能地用後腿站立,擡起身體觀察動靜。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有些人形,平添了幾分詭異,因為按照傳統說法,壹個精致的動物會逐漸變成人,缺乏動物常識的人見到黃鼠狼遇到人後站起來,難免會大吃壹驚。童年最難忘的壹次,晚上去山坡上的墓地抓蟋蟀。因為我躡手躡腳,所以沒有驚動附近的壹只黃鼠狼。直到抓到壹只蟋蟀,歡呼雀躍,我才驚擾了小家夥。當時大概是鉆進壹個破骷髏裏找蟲子吃。聽到我的歡呼聲,我擡頭壹看,頭上有個骷髏頭!我記得我連滾帶爬的跑了,還弄斷了壹根鞋帶!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