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名詞解釋: 1.流浪漢小說; 2.惡魔派三詩人; 3.“新人”形象; 4.“硬漢”性格。

名詞解釋: 1.流浪漢小說; 2.惡魔派三詩人; 3.“新人”形象; 4.“硬漢”性格。

1.流浪漢小說“消極抗議文學”,是16世紀中葉,西班牙文壇上流行著壹種獨特的小說。這種小說的產生與中世紀的市民文學有關,它以描寫城市下層人民的生活為主,從城市下層人物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社會上的種種醜惡現象,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風格、簡潔流暢的語言,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具有壹定的思想和藝術價值。它的主人公大多是出身貧寒,有的是孤兒、私生子,童年、少年生活往往不幸,早年壹般保持了天真可愛、富於同情心等品格。但當他們壹旦脫離家庭、投入社會的懷抱,就感到無法適應,於是為了活命、求得生存,不得不學著去阿諛、鉆營、撒謊、詐騙,他們中的不少人終於被社會同化,成為墮落者或狡詐無恥之徒。 作品通常在描寫他們不幸命運的同時,也寫他們為生活所迫而進行的欺騙、偷竊和各種惡作劇,表現了他們的消極反抗情緒。作品借主人公之口,抨擊時政,指陳流弊,言語竭盡嘲諷誇張之能事,使讀者在忍俊不禁之余,慨嘆世道的不平和人生的艱辛

2.惡魔派詩人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和雪萊。由於拜倫對湖畔派詩人的保守立場做過批評,騷塞就稱拜倫和雪萊是“惡魔派”。 這個稱號在英國文學史上被沿用,象征積極反抗現實的鬥士。惡魔派和湖畔派不同,他們始終堅持民主自由理想,同情法國大革命,反對專制暴政,支持受壓迫民族的解放鬥爭,他們肯定文學的社會作用和教育意義,寫出了充滿革命激情的詩篇,豐富了詩歌形式和格律。

3.所謂“新人”形象,是19世紀中葉俄國文學中出現的具有民主主義思想傾向的平民知識分子藝術形象。俄國貴族知識分子逐漸被平民知識分子取代,文學中“新人”形象取代了“多余人”形象;所謂“新人”,指的是平民知識分子,他們出身低賤,有革命理想,有堅實行動,尊重友誼、愛情等;屠格涅夫,車爾尼雪夫斯基等塑造了許多“新人”典型。

4.“硬漢性格”?20世紀美國小說家海明威作品中塑造的壹系列在迷惘中頑強拼搏的人物形象的特征,這些人物有鬥牛士、拳擊家、獵人、漁夫等,他們的***同性格特征是:百折不饒、堅強不屈,面對暴力和死亡、面對不可改變的命運時都表現出壹種從容鎮定的意誌力,保持了人的尊嚴和勇氣。《老人與海》中的主人公桑地亞哥就是海明威心中的硬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