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民族歌曲
中國民間傳統喪葬禮儀活動中傳唱的風俗歌曲。亦稱“葬歌”、“夜歌”、“孝歌”、“挽歌”、“哀歌”、“喪鼓”等。中國各民族大都有喪葬歌唱或歌舞的習俗,據歷史文獻所述“挽歌者,喪家之樂。執紼者,相和之聲也。挽歌詞有《薤露》、《蒿裏》二章,……言人如薤上露,易稀滅。亦謂人死精魂歸於蒿裏”(晉幹寶撰《搜神記》卷十六);“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莊子·至樂》),可見喪歌源流可追溯到秦漢之前。 喪歌壹般只在老年人和中年人死後的喪葬禮俗活動中演唱。凡亡者的長輩,均不參加。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 齊唱、 領唱與幫腔等。因適應喪葬禮儀中“守靈”、“送葬”、“入葬”等儀式程序,又有坐唱、走唱和跳唱3種不同形式。 喪歌的內容:①哭述失去親人的悲痛心情和對亡者的深切懷念;②歌頌死者艱苦創業精神,以教育後輩;③敘唱歷史故事和世俗生活知識;④聚眾歌舞群唱,以銘其和睦團結之誌。 喪歌的曲調大致可劃分為下述幾種類型:①哀哭歌調。此類歌調大都建立在悲泣哭述語調的基礎之上,有的實際上就是這種語調的音樂化。節奏自由,無壹定結構模式,壹句委婉的下行哭腔,大同小異地連續進行。如達斡爾族的“哭喪調”、雲南楚雄彜族的“冒呃”、傣族的“喊海”,以及各地、各族稱為“悲調”、“哭腔”、“哭親人”的喪歌等。②山歌、小調和歌舞曲。如湖北的“喪鼓”唱腔,即多為山歌調,其中嘉魚環城的壹套,就包括“平腔”、“高腔”、“悲腔”等3種板式,屬於山歌聯唱體。 湖南道縣的喪歌 “路腔”,湘陰的喪歌“散花”等,則完全是小調風格。此外,還有部分喪歌需伴隨祭祀性舞蹈進行跳唱。如湘西土家族、苗族的“跳喪”、貴州彜族的“跳腳”、雲南景頗族的“喪葬舞”、哈尼族的“莫搓搓”、納西族的"窩熱"以及羌族的“芝幹壽”等。③吟誦歌調。多為祭師所唱。湖北大冶黃金湖的壹套“孝祭歌”,湖南湘陰儒教的“喪禮歌”等,屬於此類。另有壹部分演唱歷史故事的吟誦歌調,其音樂特點,已近似說唱風格。 打喪鼓是神農架的百代民風。其起源悠久,以至於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源於莊子妻死,鼓盆而歌;有人說秦始皇修長城,因死人太多,終於聰明地化悲哀為狂歡;有人說源於唐自蓮和尚喪妣,擊鼓以悼亡,還有壹種平實可信的說法,謂打喪源自楚俗,因怕野獸糟蹋死者的屍骨,故而點起篝火,集眾敲鼓動歌唱,徹底達旦。 打喪鼓在神農架是追悼亡人的壹種特殊儀式,打喪鼓在神農架又叫“打喪歌”、“孝歌”、“陰鑼鼓”、“跳喪鼓”、“打代思(待屍)”等。它的主要作用是親友鄰裏代替死者眷屬追思亡者生前的功德,祝告亡人升天,為後代祈福,是壹種常見的帶有濃厚古老民族文化傳統和迷信色彩的喪俗。 神農架的喪鼓歌,是與外地壹脈相承的,屬於“轉喪鼓”。但是神農架的喪鼓歌的音調更加古樸蒼涼,內容異常豐富。天堂地獄、山川河流、鳥獸花卉、神靈鬼魂,人生世事、古史英雄,囊括萬物,無有而不涉。它不僅僅祈求神靈、超度亡魂、歌功頌德,而且是反映自然和社會的百科全書。如《開路歌》:“壹開天地水府,二開日月星光,三開上天古佛,四開人間廟堂,五開五方五地,六開閃電娘娘,七開武當祖師,八開八大金剛,九開當方土地,十開本地城隍。” 村民認為老年死亡是壹種正常現象: 人生在世猶如水上浮萍 光景千年恰似空中閃電 春花秋月不久 人緣已盡結發難留 自古有盛必有衰 有生必有死 哪有人生而不死 無常已到世事盡拋 勸亡者休想家鄉 勸兒女不必悲傷 山中哪有千年樹 人間哪有百歲郎 也許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老年人死亡是天經地義的現象,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因此,人死非但不悲,反視為壹件喜事。視年老去世是駕赴瑤池,百年歸山。在神農架山鄉,凡遇親朋喪事,必請歌者擊鼓賽歌,親朋紛紛來祭,整夜打喪鼓“伴靈”、“鬧喪”。這與其說是對死者的吊念,不如說是對死者的歡迎。 雖然人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但人們畢竟願生而不願死。亡者也多對親人及兒女有所留戀,生者對長輩的離去也不免懷念、悲傷。如: 生存慶華屋 冷落歸山丘 隔斷紅塵十地裏 白雪千載空悠悠 故後來叫飯 只見杯筷碗 山也空來水也空 青山綠水依然在 人亡千代永無蹤 孝子捧靈座 傷心痛如何 尋親親不見 先遊魂魄所 前來“鬧喪”和“伴亡”的歌師為了安撫“鬼神”,慰藉生者,沖淡這種淒涼的氣氛,人們除了歌唱亡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