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杜詩是什麽意思

杜詩是什麽意思

杜詩是杜甫律詩意思。

杜詩,清代文學批評家金聖嘆所說的“六才子書”之壹,即杜甫律詩。“六才子書”為《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祖籍襄陽(今屬湖北),自其曾祖時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西南)。與李白合稱“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

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誌,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

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壹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大歷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