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孩子要從小教育的詩句

關於孩子要從小教育的詩句

1. 關於“教育孩子”的詩句有哪些

1、唐·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唐·顏真卿《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3、唐·無名氏《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4、唐·郭茂倩《長歌行 》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5、南宋·朱熹《勸學》

少年易老學難成, 壹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梧葉已秋聲。

2. 父母對孩子教育影響的詩句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專利:集中,散逸:分散.這是顏之推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要教導媳婦最好在初入門,要教好兒子最好在孩提時.

●天下之本在家.

漢·荀悅《申鑒·政體》天下的根基在於家庭.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唐·韓愈《師說》如果愛護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選擇老師來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

清·梁啟超《論幼學》人生百年,建樹立足在於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於孩提.

宋·林逋《省心錄》孩提:幼兒.善於教育兒女的人,必須從小做起.

●強國之基在養蒙,兒童智慧須開爽,方能淩駕於人上.

清·林紓《閩中新樂府》養蒙:教育、啟蒙.

●少成若天性,習慣之為常.

《大戴禮記·保傅》年輕時養成的習性如天然生成的壹樣,壹旦成為習慣就不易改變了.這裏指出抓年輕時的教育對於後來的成長極為重要.

3. 關於“教育孩子”的詩句有哪些

1,送莫甥兼諸昆弟從韓司馬入西軍(節選)唐孟浩然 飾裝辭故裏,謀策赴邊庭。

壯誌吞鴻鵠,遙心伴。所從文且武,不戰自應寧。

2,五更讀書示子(節選)宋陸遊吾兒雖憨素業存,頗能伴翁飽菜根。萬鐘壹品不足論,時來出手蘇元元。

3,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節選)清林則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4,責子(節選)東晉陶淵明雖有五男兒,總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5,符讀書城南(節選)唐韓愈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

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6,題弟侄書堂唐杜荀鶴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家山雖在幹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墮寸功。

1,釋義>孟浩然的外甥即將投筆從戎,看著外甥等人馬上就要出發,詩人寫下了這首詩以寄托自己的期望,教導他們胸懷大誌,在戰場上團結戰友、英勇殺敵、不怕犧牲、為國效力,並2,釋義>陸遊在這首詩作中,教育自己的兒子們,讀書不是為了高官厚祿,而是為了解除百姓疾苦、為國為民效力。3,釋義>這首教子詩,是林則徐因禁煙而被革職,將要離家去新疆伊犁充軍時所作。

4,釋義>詩人用通俗的語言、幽默的筆調對五個兒子進行批評,嚴肅而又慈愛地指出他們的缺點,希望他們勤奮學習,不要懶惰貪玩。5,釋義>這首詩是詩人寫給在長安城南別墅讀書的兒子韓符的。

既指出讀書之重要,又指出勤讀之可貴。6,釋義>詩人要求弟侄在青少年時要抓緊時間讀書,為終身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切不可面對寶貴的光陰,有壹分壹秒的蹉跎和懈怠。

詩的最後兩句,為後人廣泛引用,成為千古名句。其他詩句:1,示兒(節選)清莊德芬範相未遇時,帳中盈煙跡。

貴盛相門兒,貧賤無家客。青雲與泥塗,勤苦同壹轍。

誌學抱堅心,豈為境所易。釋義>在這首詩中,詩人告誡兒子,歷史上的賢相如範仲淹等,都是與他們少年時借光讀書、帳中勤學分不開的。

對於每個人而言,無論貴賤尊卑,勤苦學習都是壹樣需要的。壹個立誌上進的人,應該抱定決心、勤攻苦讀,不為客觀環境所阻。

2,閑坐看書貽諸少年(節選)唐白居易勸君少幹名,名為錮身鎖。勸君少求利,利為焚身火。

釋義>白居易在詩中勸導年輕人“少幹名”“少求利”,並把“名”“利”比作“錮身鎖”“焚身火”,教育他們廉潔做人,不要成為追名逐利之徒,這不僅在當時有其進步意義,即使在今天對我們而言也有壹定的警示作用。3,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監稅宋楊萬裏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離。

學須官事了,廉忌世人知。爭進非身福,臨民只母慈。

關征豈得已,壟斷欲何為?釋義>楊萬裏的次子將去安仁這個地方做“監稅”官,為此他特意寫了這首詩,詩人用精練、概括的語言,教育兒子為官要做到幾點:不要留念和牽掛家庭、要專心壹意為國家辦事,要註意學習、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幹,要清廉奉公、不追求虛名、不謀取私利,要安守本分、不爭權奪利,要愛惜民眾、不能暴虐,不巧立名目征稅、搜刮百姓。4,望耆兒二首明湯顯祖,雨過杏花寒食節,秣陵春色也依然。

閑遊不是兒家業,大好歸來學種田。釋義>在這首詩中,詩人鄭重地告誡遠在異鄉為仕途而奔走的孩子,不能遊手好閑虛度時光,要及早返回故鄉,參加生產勞動。

4. 關於 父輩教育孩子 的詩句

“誌當存高遠。”(諸葛亮)

“誌不強者智不達。”(墨翟)

“諺雲:世界無難事,只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誌之堅者也,誌堅則不畏事之不成。”(任弼時)

“壹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我確信這也是壹個真理。”(高爾基)

“立誌、工作、成功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立誌是事業的大門,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這旅程的盡頭就有成功在等著,來慶祝妳的努力結果……”(巴斯德)

“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莎士比亞)

“光景不待人,須叟發成絲。”(李白)

“最浪費不起的是時間。”(丁肇中)

“我以為世間最可寶貴的就是‘今’,最易喪失的也是‘今’。因為它最容易喪失,所以更覺得它寶貴。”(李大釗)

“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真正美麗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亂穿衣服的。”(老舍)

“樸素是美的必要條件。”(列夫·托爾斯泰)

“真正的美,是美在它本身能顯出奕奕的神采,愛好時髦是壹種不良的風尚,因為她的容貌是不因她愛好時髦而改變的……”(盧梭)

“人的美並不等於外貌、衣服和發式,而在他的心。要是人沒有內心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奧斯特洛夫斯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人世間最美的東西,莫過於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嚴正的朋友。”(愛因斯坦)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即使壹個人天分再高,如果他不艱苦操勞,他不僅不會做出偉大的事業,就是平凡的成績也不可能做到。”(柴可夫斯基)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5. 教育我們從小要珍惜時間的古詩名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莊子) ◇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

(曾國藩) ◇妳熱愛生命嗎?那麽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構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 ◇荒廢時間等於荒廢生命。

(川端康成) ◇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莎士比亞)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

(郭沫若) ◇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

(華羅庚) ◇在所有的批評家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別林斯基) ◇要找出時間來考慮壹下,壹天中做了什麽,是正號還是負號。

(季米特洛夫)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高爾基) ◇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文嘉《今日詩》) ◇在所有的批評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

--別林斯基 ◇時間是偉大的導師。--伯克 ◇時間是世界上壹切成就的土壤。

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造者幸福。--麥金西 ◇時間就是能力等等發展的地盤。

--馬克思 ◇忘掉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掉。--歌德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

--莎士比亞 ◇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的悲哀。--布萊克 ◇沒有方法能使時釧為我敲已過去了的鐘點。

--拜倫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赫胥黎 ◇任何節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的節約。

--馬克思 ◇人的全部本領無非是耐心和時間的混合物。--巴爾紮克 ◇時間是壹個偉大的作者,它會給每個人寫出完美的結局來。

--卓別麟 ◇想成事業,必須寶貴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徐特立 ◇節約時間,也就是使壹個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

--魯迅 ◇時間給勤奮者以榮譽,給懶漢以恥辱。--高士其 ◇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

------將來是子孫的時代。--魯迅 ◇聖人不貴尺之壁而重寸之陰。

--《淮南子·原道訓》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戰國楚·屈原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唐·王勃 ◇驚風飄白日,光景西馳流。--三國·魏·曹植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後漢書·馮異傳》 ◇誌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 ◇人壽幾何?逝如朝霜。

時無重至,華不再陽。--晉·陸機 ◇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

--《三國誌·魏書·王肅傳》裴松之註引《魏略》 ◇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 ◇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

--唐·孟浩然 ◇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

--唐·李嶠 ◇時而言,有初、中、後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稱;身而言,有幼、壯、艾之期。--唐·劉禹錫 ◇勿謂寸陰短,既過難再獲。

勿謂壹絲微,既紹難再白。--清·朱經 ◇誌士惜年,賢人惜日,聖人惜時。

--清·魏源 ◇莫倚兒童輕歲月,丈人曾***爾同年。--唐·竇鞏 ◇古來壹切有成就的人,都很嚴肅地對待自己的生命,當他活著壹天,總要盡量多勞動,多工作,多學習,不肯虛度年華,不讓時間白白地浪費掉。

--鄧拓 ◇昨天喚不回來,明天還不確實,妳能確有把握的就是今天。--李大釗 ◇我認為世間最可寶貴的就是"今",最易喪失的也是"今"。

因為他最容易喪失,所以更覺得貴。--李大釗 ◇時間就是性命。

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魯迅。

6. 為什麽要讓孩子從小學習古詩

1、增強記憶力。

有心理學家指出,人的記憶力在兒童時期發展 極快,到13 歲達到高峰。此後,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強。

從小背誦有 利於增強孩子的記憶力。2、提高語言文字能力。

國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對“古文誦讀”試 點活動的評估報告指出:94.2%的家長和100%的老師認為背誦古詩文對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能力有好處。 3、擴大知識面。

學生所背古詩上自先秦,下至晚清,有詩有詞、有歌有賦,能大量熟背經典詩文,可謂有了中國文化的基本修養。4、培養學習興趣。

背誦古詩文經典是壹種寓教於樂的活動,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北京壹所小學開展“古文誦讀”活動,全班同學通過對詩、競賽等各種活動,激發了大家的學習興趣。

在壹次參加全市的活動時,壹位以前學習成績並不太好的孩子被分配背誦—首比較簡單的古詩他主動要求老師給他換壹首較難的。老師認為這位同學的變化,正是壹種難能可貴的學習興趣。

5、提高審美能力。北京有個教現代文學的大學老師,原來她不太贊成自己的孩子背古典詩文。

她認為這些內容很難,而且要求很高的審美水平,在不容易理解的情況下很有可能產生歧義。她主張先多 讀—些現代文學作品,在有—定的基礎後再讀古詩文。

有壹天,她帶著二年級的女兒漫步在北大未名湖畔。面對著圖畫壹樣美麗的湖水清蓮,她正琢磨著該如何描述,女兒脫口說出壹句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她被女兒如此貼切的審美表述驚住了。

這兩句詩動靜結合,遠近相交,體現了壹種非常生動的意境。這使地認識到,孩子的審美能力是需要幼年時期開發的。

6、增強自信心。這個活動不同於其它活動的壹個特點是,人人 都能成為誦讀高手。

越是那些在正規教學課程中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孩子,反而越有可能在誦讀活動中走到前面,因為這使他第壹次感到是與其它同學站在同壹起跑線上。河南濮陽子路小學—個學生,由於學習成績壹直不見提高,他的家長給他定的學習目標是,希望在小學畢業的時候,能夠打破倒數第十名,造成了孩子的自卑感,不願意與他人交流。

參加“古詩誦讀”活動以後,他現在已經能背300多篇,成為學校的誦讀尖子。學習成績成為全年級前10名,而且性格變得非常開朗,他的家長覺得孩子像變了壹個人。

在壹次參加河南省舉行的古文誦讀表演活動中,壹個專家現場點篇目,連續點了十多篇古詩文,他非常準確而流利地全部背誦出來,得到大家的高度贊揚,孩子的自信心更強了。 7、培養耐性和長性。

孩子背誦的古詩文,難易結合,長短相交。壹篇篇詩文的成功背誦,孩子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培養了持之以恒的精神。

8、加強家長與孩子的交流。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的—位學生家長,開始認為孩子讀這些老掉牙的東西,純屬無用之功,於是找到老師,希望老師不要再讓他的孩子背誦。

孩子自己本身也不想背。直到期中考試,這個孩子數學、英語兩門功課不及格,家長被請到學校。

家長很生氣,當面責罵這個學生。無意中,她看見了教研室中的3塊警示牌,第壹塊上寫著:今日事,今日畢;老師不著急,爸媽不生氣;做人這叫有出息,做人這叫有誌氣。”

第二塊牌子上寫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糧食來之不易,人人珍惜糧食。”第三塊牌子寫著:“無側隱之心非人也,關心同學我的義務;無羞惡之心非人也,正當活動我的權利;無辭讓之心非人也,團結友愛我的風格;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明辨是非我的作風。”

這些牌子是他們班的老師和同學***同寫的。前半句是古詩文中的經典名句,後半句是大家***同編寫的話。

這位家長看後批評孩子說,妳如果按照這些話去做,我就不用操這麽大的心了。老師告訴這位家長說,這些話是從我們現在讀的這些古詩文中選出來的。

從此後,這位家長與孩子***同來誦讀古詩文。在不長的時間裏,孩子已經能背誦幾十篇古詩文,而且家長與孩子的關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這種活動形式在港臺地區 被叫做“親子活動”。9、提高孩子的人格修養。

文以載道,經典古詩文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處世為人的哲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都蘊含其中。

背誦這些經典古詩文,對孩子們的眼界、胸懷、誌氣、品格修養的提高大有幫助。10、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操。

國家科技部研究中心對“古文誦讀” 工程試點活動的評估報告指出:73.1%的家長和86.7%的老師認為背誦古詩文能夠起到弘揚傳統文化的作用;88.7%的家長和96.7%的老師認為背誦古典詩文對孩子的個人修養和人格發育有好處。古詩文是塑造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載體,讓孩子們自小就紮根在自己的文化傳統中,這是愛國主義最具體的表現。

不管他們將來學文學理,良好的傳統文化素養對提高國民素質大有好處。開展古詩誦讀活動,我們本著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分配原則,分學段進行古詩文的誦讀。

壹方面學生可以自選經典誦讀,另壹方面我們也著意向學生有選擇地推薦壹些詩詞經典,以擴大學生的誦讀範圍和誦讀量。

7. 有哪些教育孩子的詩句有那些林鄭月娥教育孩子名言

1、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澆水、施肥、呵護,方能成功。

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養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別人請教,學習養花的經驗與藝術。 ——〔中〕舒天丹2、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

要提高教育技巧,那麽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3、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發育;既要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中〕楊振武4、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美]泰曼·約翰遜5、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孩子的素質培養更為重要。孩子強烈的上進心,首先來源於對遠大目標的執著追求。

所以家長應幫助孩子從小樹立遠大的目標,激發孩子為了現實目標而百折不撓的上進心。 ——[中]晨曦。

8. 孩子為什麽從小要學古詩詞

藝術首先需要感知,幼兒學古詩並不重在理解,古詩詞平仄押韻,韻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會慢慢形成“理解”.覺得古典詩詞陌生難懂,這是大人的事,孩子則沒有這種疏離感.兒歌可以教孩子壹些,但在數量和質量上都無法取代古詩.每個人的學習時間都非常有限,我們應該把最好的東西教給孩子.如果家長拿出讀兒歌的輕松和愉快來教孩子讀古詩,孩子是感受不到這兩種文字在愉悅感和美感上的差別的.

另外,兒童時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閱讀和背誦的東西,真正會刻進腦子裏,內化為自己的智慧財富.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童年時代的背誦,不要讓孩子把時間浪費在壹些平庸之作上.以唐宋詩詞為主的古典詩歌,我覺得它值得壹個人從小背到老.

人們因為古詩“難懂”產生的另壹個錯誤想法是,教孩子學古詩時,要盡可能給他講解,把每壹句都“翻譯”成“白話”.事實是,學古詩要防止的,恰是“過度解釋”.其原因,壹是基於對兒童領悟力的信任;二是詩文中的意境美與文字美重在體會,它們原本就是無須解釋的,壹解釋就是對想象力的束縛,就是對語言美的破壞.

在孩子兩三歲前,讀詩不用解釋,只要把讀詩當作唱歌,體會其中的韻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歲,懂些事情時,再加進“講解”.但這講解壹定要簡單,簡要地說壹下這首詩的意思,同時把影響到理解的壹些詞解釋壹下就行了.

9. 誰有教育的詩句了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名言:●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禮記·大學》儒家主張的治國,齊家,是有密切關系的兩件事,壹個人的家教不好,而又能教人的,沒有這回事。

●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婦女懷胎三月,出居別的地方,眼不看邪惡的東西,耳不聽胡亂的東西,說話、飲食用禮義來節制。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專利:集中,散逸:分散。這是顏之推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要教導媳婦最好在初入門,要教好兒子最好在孩提時。

●天下之本在家。

漢·荀悅《申鑒·政體》天下的根基在於家庭。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唐·韓愈《師說》如果愛護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選擇老師來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

清·梁啟超《論幼學》人生百年,建樹立足在於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於孩提。

宋·林逋《省心錄》孩提:幼兒。善於教育兒女的人,必須從小做起。

●強國之基在養蒙,兒童智慧須開爽,方能淩駕於人上。

清·林紓《閩中新樂府》養蒙:教育、啟蒙。

●少成若天性,習慣之為常。

《大戴禮記·保傅》年輕時養成的習性如天然生成的壹樣,壹旦成為習慣就不易改變了。這裏指出抓年輕時的教育對於後來的成長極為重要。

●人材之成,自兒童起。

清·陳宏謀《<養正遺規>序》起:開始

●居身務其儉樸,教子要有義方.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居身:對自身生活行為的操守。義方:道義和思想行為的壹定標準。

●愛子教之以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