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關於端午屈原的詩句 1.小學關於端午的古詩
篇壹:端午日賜衣
作者: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篇二:端午
作者: 江南靖士
浴蘭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壹國殉靈均。
篇三: 端午日
作者: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篇四:臨江仙
作者: 陳與義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壹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篇五:屈原塔
作者: 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2.關於端午節屈原的古詩
唐·杜甫:
祠南夕望
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興來猶杖履,月斷更雲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絕地,萬古壹長嗟。
唐. 文秀《端午》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宋 .蘇軾《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3.關於端午節屈原的詩句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____邊貢《午日觀競渡》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____趙蕃《端午三首》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____張耒《和端午》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____貝瓊《已酉端午》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____盧肇《競渡詩 / 及第後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____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____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4.關於屈原端午節古詩
1、《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沈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譯文:
屈原已沈江自殺,楚人為他的不被容納而悲哀。哪裏能制止讒言,只不過試圖驅趕蛟龍罷了。沒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撼恨,反而追尋他死後的遺蹤。(只留下)碧綠的沅湘水,倒映著山峰的影子。
賞析:
梅堯臣雖然在位途上極不得意,而在詩壇上卻享有盛名,他懷著無限的悲憤、苦悶、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寫出了《五月五日》,借屈原以抒發他的“不遇”情懷。
2、《午日處州禁競渡》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
舟楫何勞吊屈來 。
譯文:
我剛剛從蓮城踏青回來,只在家置備了菖蒲、竹葉和雄黃酒,我覺得這樣就可以過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沈溺在我們的甌江,何必要勞民傷財以如此豪華的龍舟競渡來憑吊屈原呢?
創作背景:
湯顯祖此詩寫禁止競渡,別具壹格。主要描寫了端午節的習俗,面對賽龍舟的情景,想起了屈原。表達了自己對端午節賽龍舟時的想法,對勞苦人民的同情。湯顯祖歌詠屈原的詩句很多,其景仰之情,溢於言表。
3、《端午》唐杜甫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譯文:
端午節從何而來?前人傳說是為了楚國大夫屈原。可笑的是楚江浩浩蕩蕩,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創作背景:
我國第壹位偉大詩人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傷其冤死,端午當天特以粽投江祭祀並劃船撈救,遂相沿而成端午節日食粽和龍舟競渡的風俗。作者提出了壹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盡管後人百般歌頌、祭祀,像屈原沈江這樣的悲劇畢竟發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簡單地洗刷幹凈的。
5.關於端午節和屈原的古詩有哪些
1、《端午》文秀(唐代)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屈原塔》蘇軾(宋代)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3、《端午即事》文天祥(宋代)
五月五日午,贈我壹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裏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4、《端午日》殷堯藩(唐代)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5、《端午》李隆基(唐代)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6.小學所學習的與端午節有關的詩句
賀新郎 許及之(宋) 舊俗傳荊楚。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何事,付與癡兒呆女。
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熏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
時展卷,誦騷語。新愁不障西山雨。
問樓頭、登臨倦客,有誰懷古。回首獨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與。
漾不到、瀟湘江渚。我又相將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漁父。
君有語,但分付。 浣溪沙 蘇軾(宋) 輕汗微微透碧紈。
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壹千年。
喜遷鶯 黃裳(宋)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鬥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
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
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
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菏花十裏,壹鉤新月。
花心動 史浩(宋) 槐夏陰濃,筍成竿、紅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瓊,角黍堆金,又賞壹年佳節。
寶觥交勸殷勤願,把玉腕、彩絲雙結。最好是,龍舟競奪,錦標方徹。
此意憑誰向說。紛兩岸,遊人強生區別。
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到頭都是強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
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五絲 褚朝陽(唐)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已酉端午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五日(選壹) 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雲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遊。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屈氏已沈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唐)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壹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端午 李隆基(唐)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競渡詩 盧肇(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端午 文秀(唐)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競渡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節詩詞 (八)——競渡曲(劉禹錫·唐)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鬊鬣動,螮蝀飲汀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壹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淩波呈水嬉。
典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東註。 臺灣竹枝詞 錢琦(清) 競渡齊登杉板船, 布標懸處捷爭先。
歸來落日斜檐下, 笑指榕枝艾葉鮮。 乙卯重五詩 陸遊(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壹笑向杯盤。 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齊天樂 楊無咎(宋) 疏疏數點黃梅雨。
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
衫裁艾虎。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
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
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
漸引入陶陶,醉鄉深處。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端午日賜衣 杜甫(唐)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節令門·端陽 李靜山(清)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端午節詩詞 (十二)——賀新郎(端午)(劉克莊·南宋) 深院榴花吐,畫簾開,綀衣紈扇,午風清暑。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釵符艾虎。
早已有,遊人觀渡。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致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醑。誰信騷魂千載後,波底垂涎角黍。
又說是,蛟饞龍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壹笑,吊千古。
念奴嬌 張榘(宋) 楚湘舊俗。
7.端午節詩句小學
小學端午節的詩句大全 1、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唐·殷堯潘《端午日》 3、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壹分歌。——宋·蘇軾《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4、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5、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唐·劉禹錫《競渡曲》 6、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鬣。
佳人相見壹千年。——宋·蘇軾《浣溪沙端午》下闋 7、條脫閑揎系五絲。
——宋·李清照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9、亦有魚龍戲舞,艷晴川,綺羅歌鼓。鄉情節意;尊前同是,天涯羈旅。
漲綠池塘,翠陰庭院,歸期無據。問明年此夜,壹眉新月,照人何處?——宋·盧祖臯《小龍吟淮西重午》下闋 10、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蘇軾《浣溪沙端午》。
8.有關端午節或屈原的詩朗誦
端午節的懷念
回到吃粽子的家裏
回到掛菖蒲的門前
回到飄滿艾香的城市與鄉村
回到屈原縱身的壹跳
回到詩歌本身
壹條止於湖南的河流
卻流經中國每壹個人的心靈
打撈也罷,求索也罷
龍舟再快,也不過是
時間的壹枚梭子
端午節,中國老百姓
自發地壹個節日
幾千年地打撈
幾千年地存在
應該比什麽都重要都深刻
壹個偉大的主題
壹個偉大的身影
壹個痛苦的問號和句號
壹塊問路的石頭和壹顆
求索的頭顱
至今佇立江邊
汩羅江,壹條永遠流淌著
詩歌的光榮與夢想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