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
稱為詩史的原因,壹方面是他的詩常提到重要歷史事件、成語典故等,林壹方面,杜詩提供了比事件更為廣闊、更為具體也更為生動的生活畫面。杜甫的有些詩,還可補史之失載,如《三絕句》中寫道渝州、開州殺刺史的事,未見史書記載。
杜甫簡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