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峰多巧障日,江遠欲浮天。──《遊蔣山》 蘇軾(宋)
2.排雲數峰出,漏日半江明。──《泊樟鎮》 楊萬裏(宋)
第壹句提出“為什麽太陽光會被山峰擋住?”第二句提出“為什麽要推開山腰的浮雲,才能看到峰頂,陽光只能從雲縫中穿出照亮江面?”其實都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的道理。
3.寶釵好耀首,明鏡可鑒形。──《贈婦》 秦嘉(漢)
前壹句說明了光通過珠寶首飾的反射後的反射光線進入人眼中,顯得格外耀眼;後壹句利用了平面鏡成像這壹知識。
4.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春山夜月》 於良史
前壹句提出了“水中為什麽會有月亮?”這壹現象,涉及到平面鏡成像的物理知識;後壹句說明了花朵分泌芳香的分子在做無規則的運動,發生了擴散現象。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 李白(唐)
前壹句主要說明了月亮成像在酒杯中的現象,涉及到光的反射。後壹句可依詩句之意,從物理角度理解為:人、月下影子、酒杯中人的像而成為三人。
6.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雨窗消意圖》 牛應之(清)
柳絮本來是白的,而詩中卻說是“片片紅”。其原因主要是太陽光裏含有七種色光,當它穿過壹片紅色的桃花時,白光中的大部分色光被桃花所吸收,只有紅光被反射出來,反射出來的紅光再照到白色的柳絮上,自然呈現出淡淡的紅色。
7.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
通過作出月亮在水中所成的像的反射光路以及人眼看到月亮在水中所發生的折射光路圖,來說明“月近人”的光學原理如圖所示,S1是月亮S在水中所成的虛像,從S1點射向空氣中的光線,在水面處發生折射,折射光線偏離法線,眼睛逆著折射光線看去,覺得是水中的S2射來的,眼睛看到的是S2點,S2點在S1點的上方,距水面較近,從而出現了“月近人”的感覺。
2.與光學有關的詩句1.李白詩 “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光的直線傳播。
2.劉禹錫詩 “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鏡未磨”光的反射。
3.盧照鄰詩“試登高而極目,莫不變而回腸” 光的直線傳播。
4.蘇軾詩“峰多巧障日,江遠欲浮天”光的直線傳播。
5.秦嘉詩“寶釵好耀首,明鏡可鑒形”光的反射。
6.王維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聲音是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7.高適詩“登高見百裏,桑野郁芊芊”光的直線傳播。
8.戴復古詩“插空天柱壯,障日石屏高”光的直線傳播。
9.李長霞詩“明月出雲崖,飛光薄前軒” 光的直線傳播。
10.張繼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聲音是物體振動而產生的。